新年刚过,感觉大伙要把过去三年积压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春茗、年会、拜访客户、出国考察等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应接不暇。
离开广州出国的机票一票难求,据说巴黎的酒店价格都涨出几倍。很多企业家及业务人员重新开始周游列国,云浮的凌丰集团就派出70多人在国外拜访客户。很多的国际航班也排的七弯八绕,广州去悉尼的,要先去成都;广州去多伦多的,要先飞马尼拉,途经东京。
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就是要持久的保持联系,商业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讲,人与人需要链接。
经过疫情三年,我们与世界的互动大幅减少,确实需要建立新的链接,以确保商业关系的延续。不过,有些可以延续,有些会变得陌生,有些关系可能回不去了。
如何理解商业的确定性?
01 供应链确定性就是企业经营重要的确定性 2020年的时候,全世界陷于疫情全面爆发的阶段,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有效,中国的供应链迅速恢复,于是当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产品大量出口,超乎所有人的预期。就连产业链很多已经转移到越南的中国本土服装鞋类企业,也是订单满满。 全世界的品牌公司如何成就品牌,很重要的是质量要稳定、供应要稳定。为了保证供应稳定,面对不确定性环境,品牌商就需要大量的储货,以备不时之需。哪怕存在运费上升、库存增加的压力,也要做到稳定供应。可见,供应链稳定性是企业经营稳定性非常重要的保证。 中国疫情管理的确定性给全世界提供了供应链的确定性。哪怕正处于中美贸易摩擦的2020年,中美货物贸易额仍达到5800多亿美元,同比还增长超过8%。 但当全世界疫情防控逐步放开,中国还继续采取严控政策的时候,中国企业出不去,展会参加不了,客户见不到,开始感觉形单影只,大事不妙。 去年,苹果把在中国的供应链逐步移出中国大陆,特别是郑州的生产基地。主要是因为郑州疫情防控政策,使得富士康工厂长时间停工,让苹果手机的供货出现问题,其iPhone14 Pro系列新机竟在感恩节、圣诞节等欧美购物旺季无法顺利交货,错过销售旺季。评价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不是一下子好就好,而是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 我认识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上海企业,它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比达90%。由于上海封控企业减产,它们就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会减产多少万部。看似一个上海疫情受控,但受影响的却是全中国的供应链。 生产供应链如此复杂,如此重要,显然,我们在疫情管理的政策设计中,并没有将供应链问题全部考虑进去,没有全面去理解中国供应链对于全世界的重要程度,也没有全方位去评估供应链不稳定给产业界带来破坏的严重后果,包括中国制造的全球信誉。 02 国际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将会越演越激烈 过去几十年来,因为政策、社会稳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中国一直是全世界制造业最为稳定的供应系统。但因为中美竞争,美国有意识去引导全世界供应链“去中国化”,而使全世界的供应体系出现更加复杂的不确定性。 本来,政治是政治,商业是商业,但由于美国不断渲染台湾风险,使得很多跨国企业有意识的将产业链迁出中国大陆及台湾。加上疫情防控政策的差异及其延展问题,放大了全世界供应链体系的裂痕,全世界供应链矛盾与竞争会日趋激烈。 今后,类似俄乌战争及中国周边安全等问题的操作、放大会越演越烈,其目的不仅仅是地缘政治博弈,更有供应链竞争的设计。如何让全世界信服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安全,中国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要吸取很多经验教训。 过去几年,我们很多企业不断通过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降低企业综合成本,通过数智化改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我们制造企业仍然保存综合制造的成本优势。 中国供应链的优化还有很多的空间,我们促进会联合广发证券对广东机电产业的研究表明,通过规模效应及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高级要素、拓展价值链高端,全方位提高产业竞争力,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做。 经过优化的中国制造仍然可以比东南亚制造、印度制造更加高效而有竞争力。未来产业竞争力由硬变软,中国制造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体系。 中国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也是未来全球市场新的确定性存在,但市场建设需要透明、需要公平、需要规则、需要规范。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还需要更加努力。 03 中小企业要主动融入国际供应链 刚刚在国外考察回来的中山英得尔史杰君董事长反映,他日本有一个大客户,停止了很多欧洲项目,原因是因为欧州经济太差,要收缩与专注,并集中将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 欧洲因为能源等诸多问题,要将产业搬离欧洲,要不就美国,要不就亚洲东南部。搬到美国虽然稳定,但会变成美国企业。搬到亚洲,还会是欧洲企业。亚洲应该还是全世界制造业的集聚区域。 花都万信达董事长陈日铃建议,广东的制造业中小企业要积极向东南亚、南亚发展,中小企业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大循环。他认为,以前华人去东南亚发展,白手起家都能够成为很多国家的富豪,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有财力,有管理,有技术,应该有绝对的竞争力。 本周笔者也在顺德科达制造调研,去年,科达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助力其进军欧美建筑陶瓷机械市场、开拓非洲建材业务及潜在的南美洲业务,并在全球配置优质资源,挖掘全球范围内高端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领域的优质项目,逐步实现公司全球化布局。科达的全球化布局,有助于在未来的竞争格局获得先机。 未来的广东企业需要全球化的眼光,全球配置资源,全方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可能是基于中国竞争力的优势,也可能是基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优势。 适应新的全球化竞争,就是未来广东中小企业新的确定性。 04 结语
冲冲,冲业绩,冲单,拼经济,拼发展,毋庸置疑是好事情。但匆匆忙忙之间,不可能获得好的成绩。所谓商业的确定性,是格局,是长远的布局,而非基于机会。
史杰君说,最近很多企业走出去抢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企业有积极的心态,不好的一面是把国内的内卷带到全世界,破坏国外的市场价格,导致很多品牌商对中国制造又爱又恨。
中国企业,必须适应新的全球化格局,要建立新的市场规则,中国的商协会也要跟着走出去,规范、协调、服务中国的全球化企业,形成全新的、世界性的社会组织,这也是中国商业新的确定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