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从吉隆坡飞往雅加达,跟陈日铃会长简单地交流一下。
一年多的时间,陈日铃已经深度融入本地生态,如今他计划开一家拖拉机厂。他说,中国的拖拉机厂技术成熟,供应链成熟,印尼发展农业现代化,对农业装备有刚性需求。
一位中国企业家,到了印尼发展以后,可以带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很多成功经验,以时间换空间,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陈日铃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分享给印尼政界商界:一是农村、农民与农业现代化。二是农民再就业与工业化。三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四是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吸引外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六是经济特区与绿色开放试验区。中国的经验,对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有普遍的借鉴经验。
企业家也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纵横捭阖;也可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更长时间的历史逻辑。陈日铃的一番输出,甚是惊艳,引得满堂喝彩。中国企业家需要更多的自信,自信的人生更加精彩!全新的陈日铃映入眼帘,焕发无限生机。
中国企业出海所谓的2.0时代,就是输出系统。服务配套、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与全球经营。中国的经验、技术积累与资本都可以给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我在调研中也经常思考,一个协会,在中国大陆,非常渺小,能力也非常有限。中国商协会大体缺少社会信用,缺少综合服务能力,仅能靠一些简单的服务供给积攒一点人气。
创办协会之初,我是受到台湾的一位培训老师鼓励,他认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最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我非常佩服类似日本贸易振兴机构 (JETRO)的服务供给能力。我接触过美国商会、德国商会等国外商会在中国的活动,非常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但在国内,要成长为一家有全球视野的服务机构,几乎不可能。
随着我的走出去,发现出海企业的很多服务需求未被满足。很多企业的服务,在国内都是通过政府管理的,政府管理就是一个系统,一旦缺乏系统支撑,就会紊乱。
虽然慢慢有很多的服务机构走出去,但都缺乏系统服务。如果能够建立从观念到资源整合、到情报、再到办事流程的一个服务系统,那就可以代表中国对出海企业服务。
走出去的电力工程企业,如果它在国内仅是一家工程公司,一旦出去,有机会,它就可以整合国内技术及供应链资源,为一个国家的电力系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与服务。
一个技术通讯公司,在国内,它始终就是一个工程承办方,很多东西不能僭越。但到了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它代表的是中国的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公司,而是一个更高效率的运营系统。
有能力走出去的系统公司,最早是国企,后来是华为等企业。现在又有更多的民企走出去,将更先进的技术与系统,融合到当地服务,形成当地的服务系统。快递、电商平台、各种手机 APP 服务系统等等行业,迅速崛起。
能够将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很多技术积累、系统能力服务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为新兴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好效率、更强系统支持的,都是在创造新价值。
反者道之动。在阴阳鱼中的一个小黑点,变成另外一半的一片黑。
走出去,企业家的第二次呼吸。在新的商业生态,呼吸新空气,创造新蓝海,创建新生态。在新的国度,打造新事业,创造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