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智纲智库发起的“2020岭南商道云论坛”成功举办。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论坛以线上直播形式进行,身在北京、广州、香港等多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相聚云端,围绕“世界经济停摆,企业路在何方”的主题汇集智慧,在当下疫情的特殊环境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参考。
云论坛由省促进会秘书长陆玉娟主持,省促进会会长谢泓致辞并进行了“全球创新网络 产业垂直互联”的主题演讲。谢泓会长认为,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将非常深刻,全世界的供应链体系重构,全世界的贸易秩序调整,成为大概率事件。重建市场,重塑供应链,重新理解国际化,是所有企业的必选项。
谢泓会长表示,省促进会也一直在探索与创新,不断整合优秀的资源提供给广东企业,促使更好地对接实体经济、对接产业,从而形成一个更好的创新生态,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探索企业和产业的未来。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广发控股(香港)总经理沈明高,进行了“构建湾区产业新生态——危机级调整的启示”的主题演讲。沈明高博士对疫情冲击的性质与经济走势作了深入剖析,预测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向,给广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毅,进行了“危机时刻企业的反脆弱行动”的主题演讲。宗毅董事长表示,疫情加速了市场优胜劣汰的进程,新教育、新电商、线上办公等加速发展,企业也必须加速转型,旧的发展路径不适合新时代。企业要利用好疫情的危机,加速企业的变革,只要活过这两年,即将迎来崭新的未来。
智纲智库北京战略中心总经理任国刚,进行了“全球化重建中的机会、策略与行动”的主题演讲。任国刚老师认为,大危机一旦发生了,就注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企业必须持续跟踪国际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任国刚老师层层递进阐述了全球化重构的逻辑,给大家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
云论坛直播间气氛踊跃,嘉宾分别对直播观众的提问作出了分析解答,就企业在疫情中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之道积极开展探讨,解读疫情带给企业的变化,分享企业实践中的应对之策。
据统计,云论坛线上观看超过1800人次,得到观众反馈的广泛好评。
互 动 节 选
观众①:请问沈博士,您预测未来国家在刺激经济复苏的方面会有怎么样的举措?在政策红利方面,制造业中小企业应该更关注哪个领域的机会?
沈明高:我认为未来的政策方向肯定会往宽松的方向走。在避免大规模刺激、避免零利率的前提下,两个方面的政策是可以期待,一是纾困的政策,有必要帮助一部分的企业渡过目前的难关;二是将会有更多的改革,包括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这方面在大湾区具有很大优势。 企业利用政策红利,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练好自身。因为政策红利的帮助可能是一时的,但是企业自身的实质是长期的。当我们看到时代的发展趋势,自身企业能够服务好新需求、或实现并购替代、或利用规模红利与政策红利相结合,才能实现最大化政策的支持力度,用政策红利帮助自己进一步升级,迈进下一个台阶。 观众②:我们是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大约50%的产品出口,而目前国外的生意基本上已经停顿了,那么我们想要渡过难关活下来,宗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参考? 宗毅:如果是自有品牌,首先要保现金流,一定要想办法甩掉一些包袱,存足够的现金,这个时候就不要管亏本了。因为要进行转型,要重新打通国内的营销渠道,起码要坚持12个月的寿命,否则转不过来。 如果是快消品的话,我觉得起码也要留出6个月的转型时间,一定要用30岁以下的人做独立小团队,按照今天互联网的思路去重构渠道。所以我建议你按照大的战略方向坚定地去做,千万别犹豫,赶快运用年轻人去转型。 然后就是寻求大平台的合作,比如说天猫、网易严选、小米生态链。因为外贸企业普遍在商业上的能力较弱,在上了这种平台与品牌以后,就不用太担心销量的问题了。 观众③:近年来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东南亚甚至非洲的势头不减,受这次疫情冲击,是否还会出现高端制造业向欧美回流的情况?中国制造业希望在何处? 任国刚:首先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中国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国家,所以你无论做任何产业转移,你必须还要守住在中国的市场。 全世界的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将越来越趋向区块化,未来将形成东南亚、北美、欧洲这三个非常重要的区域。中国向东南亚的转移的产业肯定是低端的、或者是中低端的。企业必须借助互联网构架新的产业链,中国企业在流动中也一定有可能进入发达国家,我们一定要有向上走的意识,要做国际品牌。
识别二维码收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