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 第九次辅导 新年的喜庆热情还在,周末的寒冷算得了什么?大家带着饱满的精神来到了佛山顺德的胜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第九次辅导的学习! 在2月23-24日,两天的学习里,郝博士首先和大家回顾了打造创新型组织的组织设计,创新战略和架构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本次课程里,郝博士和大家深入阐述了创新机制,还有赋能平台的三大要素。企业也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入的解构与再现。 郝聚民博士 创新机制 创新需要一个好的机制保障,在一些僵硬的组织和机制下,创新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创新需要打破、改变旧有的东西。而一个僵硬的机制下,改变是风险,是一种制造不稳定,制造危机,制造动荡的行为。究竟怎样的机制才能让创新产生? 郝博士从时间、人事、薪酬、评价考核、激励、股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海尔为例,一方面赋予每个人一片独立创新的天地,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创造性和积极性,实现了员工创新空间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是一种真正的本能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是一个市场,每个人又直接面对一个市场,每个人的报酬与他的市场订单直接挂钩,按效分配,体现了分配的公平性。 专心致志的课堂 课堂上,各家企业也从自身出发进行了探讨。有两点在创新机制设计中是非常必要的,一是如何驱动这个生态圈运转,一是如何保障这个生态圈不长出杂草。要驱动一个机制体系运作,靠一直输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要让这个生态群内的各个单元都有可自运转才行。 企业在现场展示了各自的决策过程,并进行分享,郝博士的点评为企业通络,现学现用,使其可以落实于企业。 现场交流 赋能平台 创新型组织的第二大领域就是赋能平台,企业的赋能可以是由内而外的。一开始是从内部对员工、对小组赋能,然后为合伙伙伴赋能。甚至是为行业赋能,比如淘宝平台。而赋能主要包括产业资源、资金、专家库三要素。 为创业创新团队提供产业资源支持,有三个选项,分别是临时整合、内部封装、生态封装。根据不同的决策,选择最适合自身企业的模式,产业资源的数字化和封装能力,决定了给予产业资源创新的难易度和成效。 企业分享分析 创新项目投资方面需要采用适合的资金来源方式和管理模式。启动资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折股权的模式,采用科研立项模式,实报实销,一种是折成股权的模式,参照社会化的风险投资。资金管理则可选择由集中或分散的风投委员会管理。 专家库则是为了给创业创新团队对接最强大脑,在创新领域、技术领域、运营领域帮助集中训练,并参与评估决策。 工作坊注重实践,课堂理论学习只是其中一部分,企业通过现场的研讨,在郝博士的点评后更能知道优势与不足,从而在企业落地实践,把课堂的内容切切实实地运用。 郝博士点评 企业创新始终需要回到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长。在擅长的行业中是不是能够换一种做法来抓住更强的需求?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讲是方方面面的,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环境变化来适时调整自身的管理模式。 根据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采用新的管理思维、运用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制定新的企业管理机制,并以此创造出一种更为高效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组合。这就是帮助企业可以在工作坊的课堂实践里一步步应用到真实的商业场景。 2019年的首次工作坊辅导暂到这里啦,敬请期待下一次的课堂实践! 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首创企业主+高管“1+7”、18个月深度陪伴模式。以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常见的问题为抓手,立足实战;以新战略、新管理、新团队共同打造组织执行力,驱动业绩高增长! 报名咨询:薛飞 1354343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