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协会动态

工作坊丨打造新团队,企业内部创业实践

2019-04-28 来源:本网
分享:

  

  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

  第十一次课程

  4月26-27日,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正式开始学习第三模块——新团队。这是工作坊的第十一次课程,也是最后的模块实践。

  如今社会创业好像变成了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通过一台手机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创业。然而机会有多大,竞争就有多大,想要在如此庞大的创业竞争行列中脱颖而出,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在这次两天的工作坊里,郝聚民博士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U型创业法从“外在”转向“内在”,希望通过内在的观察和连接,实现企业内部的创新创业。

  

  郝聚民博士

  U型创业法

  “创业是商机变现的过程,是通过构建团队、整合资源,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过程。本质上是探索商业模式的过程,最后实现可盈利可复制可扩张的商业模式的过程。”

  各种创业流派不乏很多失败的案例,很多新创企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混淆了“探索”与“ 执行”, 郝博士归纳了瀑布式产品开发模式的九大错误,同时给大家提供了客户开发模型:

  

  精益创业和自律型创业都是经典创业流派。精益创业源于“精益生产”的理念,代表了一种不断形成创新的新方法;自律型创业所提供的框架则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那些可以控制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创业风险的目的。

  U型创业法整合了以上优势,通过商业模式探索和心智模式重塑的双螺旋实现创业。U型创业法的核心是五重验证——问题、产品、市场、运营、扩张验证,以及伴随五重验证的内在觉醒。郝博士展示模型时强调:“每一个验证环节的U型图,都是对商业模式关键环节的验证。”

  

  团队互相学习

  精准创业

  互联网带来人类智慧的空前共振(Holos),让我们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时代——VUCA时代,即具有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VUCA时代催生二元性组织,兼顾执行和探索,那如何评判企业内部组织创业创新的可靠性呢?创业势能理论给大家提供了参考。

  创业势能理论可谓未被充分揭示的创业成功的秘密,主要有4点:

  创业势能=创业项目创造的客户价值—客户从现有的最佳解决方案中获取的价值—转换成本

  创业势能是净增客户价值,创业势能越大,创业成功的几率越大;

  大多数创业项目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创业势能太小。创业势能小于零,必死无疑;创业势能等于零,异常艰难;创业势能小有盈余,平庸的创业项目,推广难度也很大;

  大多数创业项目,从创业势能理论的角度看,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专心致志的现场

  “创业领域没有权威,唯一的权威是验证,探索的本质就是快速验证” ,郝博士说到,为了加速创新过程,我们可以运用快速验证流程,同时坚持六大创新原则——用户中心原则、聚焦原则、迭代原则、速度原则、精益原则、真诚原则。

  接下来,郝博士详细阐述了快速验证流程的第一步——机会验证。机会验证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任务、过程、测试、成果。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有相应的方法,

  

  各小组现场分析

  

  在工作坊里,各小组进行了研讨实践,郝博士即时给与指导意见,今天不起眼的点子创意,说不定就是未来的业务。激活员工,把创新变成机制、文化、习惯,充分融入到组织运营中。希望大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地探索出真正好的产品及商业模式。

  

  郝博士点评

  通过本次的学习实践,让大家掌握了问题验证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以及进一步问题验证的后续行动计划。帮助企业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去探索规律,了解市场并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点,不断创新。

  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第十一次课程到此结束啦,我们接下来要干的大事就是:

  确定创新组织需要明确的工作及相关规划;

  打造创新型组织需要的架构和机制,让创新成为组织的基因;

  学习和掌握精准创业的方法论,打磨1-2个重点标杆项目。

  我们下次再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