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 第十二次课程 5月27-28日,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进行了第十二次课程实践,继续深入学习第三模块——新团队。 风雨无阻,这次我们来到了江门市锦隆实业有限公司,郝聚民博士为大家讲述“问题验证”,带领我们找到可能从未考虑过但能取得更大成功的解决方案。 郝聚民博士 回顾分享 首先,各团队分享了创新型组织落地的进展情况,工作坊重实践,企业反馈了精准创业第一模块的研讨和落地成果,郝博士现场进行了点评。 基于其他伙伴和郝博士的点评,每组团队都了进行成果的修订,企业的落地情况真是让人期待。 企业小组讨论与分享 上一次说到,快速验证流程可以分为五大步骤:机会验证—问题验证—产品验证—市场验证—运营验证。 而“机会验证”已经得到郝博士详细的讲述与课堂实践,通过了餐巾纸验证的商业模式,我们叫作1.0版本,这个不是终点,相反,这是商业模式验证和进化的真正的起点。 商业模式验证并非遵循QVP这样的严格先后循序,而是根据每个商业模式核心的创新驱动因素,进行优先验证。这一次,我们将接着重点分析“问题验证”。 团队互相学习 问题验证 “问题验证”同样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任务、过程、测试、成果。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有相应的方法。 任务,即是澄清客户细分及其核心诉求: 客户细分是基于他们拥有相同的要完成的任务; 不论是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它都是帮助客户完成特定的任务; 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创新的,但唯一能够变现的创新是能够让客户在需要完成的任务上取得显著进步的创新; 澄清客户需要完成的任务,通常有三个角度:客户需要完成任务,客户期望的具体结果,客户达成任务面临的限制。 “寻找鲨鱼咬的痛点,而不是蚊子咬的痛点,并非所有的客户问题都是创业机会”,郝博士说到,企业常关注解决方案、规格参数、需要、利益好处这四种常见信息,但它们都不是需求的有效表达。理解任务的功能、社会、情感这三个维度,才能帮助我们真正了解问题。 在聚焦任务场景方面,郝博士为大家讲授了《细分市场描述模板》和《细分市场评估矩阵》,现场让企业团队运用实践,写出了各自得细分市场,并轮流进行分享和评估,选出登录市场。 企业小组分享 现场实践成果 郝博士提出了选择登录市场的建议: 最好不要选择太大的市场,那怕它们看起来成功的希望最高; 要进入的第一个市场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应当选择一个规模较小的市场,快速占领份额,让潜在顾客熟悉你; 不要陷入“过度分析”中无法自拔,要通过行动来验证市场或改变对市场的选择。 创业的核心,就是解决客户的真实问题。创业从选择目标客户以及任务场景,并和确认客户问题入手。工作坊一直强调实践,随着越发深入的学习行动,我们看到一些内部的项目也在进行中,期待最后打磨的成果。 企业小组分享 持续和迭代,是内部创新创业孵化十分关键的两个动作。在工作坊的学习实践中,除了郝博士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辅导外,也是给与企业耐心陪伴、坚定不移的战略投入,从而成就重点标杆项目! 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的第十二次课程实践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次再见,敬请期待! 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实战工作坊 首创企业主+高管“1+7”、18个月深度陪伴模式。以制造业转型升级最常见的问题为抓手,立足实战;以新战略、新管理、新团队共同打造组织执行力,驱动业绩高增长! 咨询联系:薛飞 1354343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