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精特新 > 业绩倍增

私享荟丨破解战略落地迷思,其实没那么难!

2019-10-25 来源:本网
分享:

转眼进入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企业年终总结逐渐提上日程。总结会上,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是重头议程。

规划年年有,年年变,成效却是甚微。如何避免“纸上谈兵”,让战略有效落地?

10月24日,岭南商道·私享荟请来毕度海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熊鸿瑛老师,和企业家分享围绕企业核心价值推进战略落地思维与做法。有别于常规的先分享后交流的模式,熊老师一边分享,一边与参加的企业家互动,为企业战略落地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战略是一个闭环

本期私享荟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在参加的企业家们简单讲述其企业战略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熊老师正式开讲。

战略是一个整体、动态的闭环,策略、计划、执行、市场密不可分。而民企管理常遇到的挑战是,计划和执行未能与策略相匹配。战略落地执行成为世界级难题,五大成长之痛困扰着不少企业“掌舵人”:


1、共识之痛:对于战略的认知创始人和管理层理解不一致,执行层更加不理解。

2、管理之痛:将战略和执行对立起来,领导者认为只要定好战略就行了,而执行是下属的事情。

3、执行之痛:认为执行只要按计划去做就行了,对于战略的落地没有检视和迭代。

4、动力之痛:核心高层有创业的激情吗?

5、人才之痛:管理层管理素质能力跟不上。

如何破解战略落地迷思?

要走出战略落地迷思,熊老师表示,战略落地框架是关键。由西医外科手术式的变革到中医系统性调养,站在组织整体的视角上,思考组织各系统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推动整体调整。具体怎么做?把关键人才打造成目标教练

三个方面结合实现战略落地

目标教练思维,要对战略落地运营框架有清晰的认识。战略不能头疼治头,简单粗暴分解绩效,需要协调多部门及资源才能落地。战略落地框架中的12个要素,包括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文化、核心能力、核心价值、市场定位、进入市场、商业模型、财务预算、人事组织、绩效评估和预算执行,分属策略、计划、执行,三个阶段之间相一致,才能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价值

专注在你“够得着”又欣赏你的市场

企业要以客户为导向,解决他们的痛点。发掘企业的能力和价值的同时,也就是在挖掘客户的痛点。企业从远景和使命出发,洞悉客户的需求,反推企业要做什么来赢取相应的机会。

所有企业都追求自己的核心能力能够产生核心价值,但市场是持续在变化的,所以核心价值不会永远保持。企业必须不断寻找欣赏自己核心能力的市场,这种行为就是市场定位

熊老师说到,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民企存在核心能力不够核心、核心能力与价值混为一谈、缺乏市场定位概念等问题。要破解核心价值不核心,可以由横向拓展战略转变为纵向拓展战略。与不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谋求快速增长的横向拓展战略不同,纵向拓展战略聚焦业务领域,深耕细作,直到具备行业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甚至垄断地位。

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核心与非核心,问题是没有清晰的客户定义。核心价值是客户给予的,不知道客户是谁,核心价值无从产生。

客户是谁?客户在哪里?怎样与客户沟通?怎样让客户买单?……企业进入市场前,一定要明确这些问题。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以客户的最终需求为导向,能帮助客户实现增值和收益,让客户真正认可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传递并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的核心价值。

战略落地的桥梁:商业模型

商业模型是计划阶段的重要一环,是描述一个组织怎样调动资源来创造、交付、保留核心价值的思路,帮助思考对的问题,抓住核心工作,是战略落地的桥梁。而战略制定的落脚点是商业模式的设计,需要弄清核心价值、客户分类、关键活动等9个问题。

财务预算、人事组织也是计划阶段需要考虑的重点,要从预算里(商业模型)找出需要建立的人事组织。有的民企人事组织与商业模型不配套,没有请对人成为一切问题的源头

策略和计划做好了,进入到执行阶段,则有绩效评估和预算执行两个模块。其中,绩效评估辅导有很多误区。该模块的核心是沟通,评估不是主要的,辅导式沟通才是最关键的

熊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为参加的企业家们带来很大启发。

总括来说,战略落地过程中,传达是最难的,企业的运营规律需要适应市场的规律避免转型危机,模块之间逻辑关系是关键。从民企到500强思维都是相通的,企业主更应先想明白,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活动最后,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陆玉娟进行了总结讲话,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本次岭南商道·私享荟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