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 行者视角

行者视角|咱们新疆好地方

2024-09-15 来源:本网
分享:

  因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第八期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上市培育班毕业典礼与中央统战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社会组织5分团活动在新疆举办,笔者展开了前后十天的新疆之旅,喀什、乌恰、巴楚、图木舒克、乌鲁木齐、阿拉尔。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景色壮美,风情绰约,新疆是个好地方。

01

建设新疆好地方

  今年新疆的雨水真多。记得十多年前,笔者曾经来过新疆,那年新疆雨水也很多,好多道路桥梁都被洪水冲垮,连去天山看天池都走不了。当时的朋友讲,新疆没有防洪的概念,因为新疆本来降雨量就少,碰上几十年一遇的大雨,新疆的很多路桥设施也就经不起考验。

  今年又是新疆雨水充沛的一年,笔者从图木舒克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就因为乌鲁木齐大雨而一再延迟起飞。在南方因降雨天气延迟飞行司空见惯,而在新疆却是屈指可数。同行的新疆朋友讲,新疆近年的雨水都比较丰裕,加上新疆的水利设施日臻完备,新疆的农业发展空间被极大拓展。

  笔者这次所去的图木舒克、阿拉尔都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的师市,因与新疆兵团接触较多,比较了解新疆兵团的历史与建制。今年是新疆兵团成立70周年,70年前,为了满足新疆兵团戍边需求并减少对中央政府物资的依赖,以三五九旅为核心的新疆部队,就地转业戍边生产。出于不与百姓争利的原则,新疆兵团都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开展农业开垦生产建设。

  新疆兵团的七十年,就是新疆大兴水利建设的七十年。以笔者所旅的阿拉尔市为例,阿拉尔本就是一个戈壁滩,边上就是号称世界沙漠面积第二的塔里木沙漠。而今的阿拉尔,到处绿树成荫、农田成片、果香四溢、生机勃勃。

图片

  新疆兵团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单位,随着其持续的水利设施建设,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直至2023年,新疆兵团开垦耕地面积达到341.30千公顷(约511.95万亩),并保持不断增加的势头。

  接待笔者的那位朋友,就跟政府租用一万亩的耕地,大量种植新疆西梅、“恐龙蛋”,今年收入颇丰。朋友说,他计划发展林下经济,跟笔者了解广东市场关于鹅的需求情况,他知道广东的卤水鹅和烧鹅市场需求很大。

  在喀什前往图木舒克的路上,朋友指着成片成片的盐碱地讲,随着新疆水利设施的建设,这些盐碱地以后都可以成为良田。笔者在阿拉尔看了很多的稻田,兵团的同志讲,种植水稻可以改造盐碱地,水稻需要灌溉,用水压盐碱,几年以后田改造好,就可以种植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

  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安土重迁,水利便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七十年时间,把历史上以游牧为主的一个地区,改造成为规模盛大的适合农耕、适宜安居乐业的农业垦区。让沙漠变成绿洲,让戈壁变成城市。新疆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在中国的历史,能够成为“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事功的,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如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郑国渠、灵渠、京杭运河、河套平原等等。从历史的视角,新疆的水利建设与农垦,因持续几十年的工程改造,使中国拥有一个广袤无垠、沃土千里、良田万顷的全新疆域。新疆,不是新的国土疆域,而是孕育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社会生态与新的生活理念。

02

新疆成为好地方

  笔者跟挂职在喀什的广东援疆干部交流。他说,自从马兴瑞书记来到新疆以后,新疆开会时间少了,新疆的工作更加讲务实与成效。他讲,马兴瑞书记一来就抓新疆的水利建设,他认为这是新疆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破局之点。

  笔者认为,无论从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的历史经验,还是从新疆兵团过去七十年的实践,还是从新疆未来发展的视角,新疆长周期、全疆域、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一定可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册。

  新疆同志介绍,马兴瑞书记亲自挂帅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并聘请国家院士级的专家担任专家委员会成员。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新疆水利建设打破原有分散管理的局面,实现流域区域、兵团地方、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建立全疆域统一的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形成丰枯互济、多源互补的流域水网格局。

  马兴瑞书记强调要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治水管水,推动新疆水资源管理从粗放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通过理顺管理体制,统筹推进全域水资源的协同治理,构建水资源管理的“四梁八柱”,形成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的大体系。

图片

  新疆近年来建设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工程、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2023年,新疆的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1.2亿元,较2022年度增长18%。除了九项重大水利工程以外,新疆还续建及新开工32项中小型水库工程,全面打造覆盖全域的水利工程体系。

  新疆2022年新增农业灌溉供水49.5亿立方米,新增耕种面积达300余万亩,增加粮食产量77.7万吨。2023年,全疆统一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累计农业灌溉供水568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多灌14.11亿立方米,农田水利建设规模全国领先,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新疆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4237.2万亩,新增粮食种植面积586.3万亩,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

  水利工程建设及耕地面积的增加,使新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从“区内平衡、略有结余”向“区内结余、供给国家”转变,新疆逐步变成我国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粮食和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中国在西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工程,涵养水源,降雨小气候逐步形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冰川融化加速,湖泊水位上涨,季风环流加强,南风能够更有效地把热带的暖湿空气输送到北方,增加西北方的降雨。据专家考证,中国降雨带确实向大西北推进移动。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待化以成,故为政在于得人。”

  为政者,知道历史、环境、趋势,懂得人,知道定位与方向,就可以“待化以成”,治大国如烹小鲜。

03

新疆,全新的开始

  笔者新疆之行,还参观了新疆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两家超大型民营上市企业。

  新疆金风科技是一家生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提供风电项目技术服务及风电场的运营管理的企业。它是全球最大的直驱永磁风机研制企业,是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多次入选“全球创新能力企业50强”。

  新疆特变电工是全球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商,产品覆盖输变电、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提供从设计、建设到运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全球能源事业提供绿色清洁解决方案。其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广泛的国际销售服务网络。

图片

  广东省是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要组成的经济体,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新疆却出现了两家全球领先的大型民营企业。笔者认为,企业发展需要它的产业背景与机遇,一是资源禀赋,二是市场需求,三是要有吃冷锅冷灶的胡杨林精神。

  风力是新疆的资源禀赋,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多个优质风区,这为风力发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风科技的第一个风力发电试验场就建设在新疆达坂城柴窝堡湖畔,它就是新疆的一个风口,设备利用可达3000小时。

  新疆疆域辽阔,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能源,前期是市场对于电力特变电的技术需求,催生了新疆特变电工的发展。后期又因为新疆风能、太阳的迅猛发展,为新疆特变电工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沿海也有风能,也催生了类似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风能发电企业。但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企业、员工面对的各种诱惑相对大,创业门槛又低,沿海地区的企业就很难像内地的企业一样,吃冷锅冷灶,几十年如一日干一件事情,心无旁骛干到世界第一。

  因此,新疆发展产业的逻辑,一定跟沿海地区不一样。新疆发展经济,一定不是来自于内地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通过挖掘资源、挖掘新的市场需求、挖掘新疆的创业精神,建立自己的经济发展逻辑而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格局。就如新疆的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一样,它就是一个全新的系统与格局。

  当然,它的体系需要在工业文明的主航道上进行重新梳理、进行产业顶层设计之后开展的新的产业规划。

图片

  全世界有两个非常特别的农业发达国家——荷兰与以色列,一个地处温带地区、一个地处沙漠,都非常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业。但它们都通过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荷兰农产品每年出口量达到1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这两个国家都建立了它们经济发展的逻辑。

  新疆的很多农业产品技术源于外地,但因为新疆的禀赋,使新疆的很多农产品发展都后来居上。比如新疆的棉花,因日照时间充足、气候干燥少雨、土壤多为沙质土壤,使得新疆棉花在品质上具有天然优势。新疆的大枣,因独特的生长环境而逐步形成丰产性能好、耐寒、耐旱、耐盐碱的优良特性,果大色鲜、肉厚甘甜,在市场独树一帜。日夜温差使新疆瓜果甜美,这就是新疆水果的竞争力。

  广东南海有一家新材料公司叫佛山市钜仕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生产一种纳米材料,光转换镀膜玻璃,可以随意筛选阳光中合适人体、动物、植物的波段,以促进人体健康与动植物健康生长。

  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一定是工业技术与农业科技的融合,荷兰的农业产业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样板。

  顶层设计产业,用需求诱发科技投入。美国英伟达前身是做游戏显卡的企业,是大量游戏玩家需求诱发了芯片产业发展。荷兰的大棚发光一年可以达到5000多个小时,都是芯片的作用,荷兰的芯片产业也是非常发达。规模化需求、规模化生产会诱发技术的发展。

  新疆农业发展具备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新疆的棉花、新疆的瓜果在中国的消费市场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荷兰的鲜花可以到达全世界,中国制造也可以到达全世界,物流成本在规模化面前不值一提。它的关键在于生产的规模化与市场的规模化有序对接,它需要市场链、产业链、技术链与资金链的重新梳理。

  交流中,笔者发现新疆的特变电工对广东的专精特新企业有供应链需求。促进会组织的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上市培育班中大部分学员企业就是专精特新与单项冠军企业,促进会的会员企业中上市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到80%,是世界很多500强企业的优秀供应链合作伙伴。新疆也有产业链招商的设想,但产业链并非招商的逻辑,而是共同赋能、相互促进的逻辑。大企业供给了供应链小企业的市场机会与管理提升赋能,小企业供给了大企业的创新与专业分工协同制造。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并非主次附庸的不平等关系,不是店大欺客的传统商业文化,而是更加平等的新商业文化。

  供应链招商,是利益驱使,但更是共同创造的关系,它是商业的,更是文化的,应是新型的商业文化。国内营商环境不佳,就是中国商业只注重利益,没有建立它的新商业文化。

  现在的新疆变得更美,就是它把经济发展作为社会稳定重要的推动力量。过去新疆治理之难在于它需要实现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的文化跨越,未来中国治理之难在于它需要实现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观念与文化跨越,跨越的不是经济本身,而是观念、文化与制度。

04

结语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跨越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一是跟着时代前进,“苟日新,日日新”,不断迭代人类文明发展。二是以人为本,真善美可以是全人类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共同追求与朴素价值观,它是人类和谐、社会稳定、民族融合最大的公约数。

  重构,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新疆,新的经济、新的文化、新的生态、新的文明,这是新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