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 报告解读

6月采购经理指数出炉,从数据里能读懂什么?

2020-07-02 来源:央广天下财经
分享:

  编者按: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近日发布。制造业PMI为50.9%,比5月份高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5月份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专家认为,6月份PMI数据反映中国经济在供需两端持续回暖,制造业稳步恢复,基本面继续改善。但由于需求回暖并不平衡,扩大内需仍是接下来政策发力重点。


01 制造业供需两端持续回暖

  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比5月份高0.3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PMI高于临界点,比5月份增加5个。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1.4%,比5月份上升0.7和0.5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这说明制造业稳步恢复,供需两端持续回暖。

  刘向东:这个数据其实反映出我们整个的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供需两端出现一个持续回暖的状态。整个的制造业的景气是有所回升的。但是回升的幅度没有大幅度改善,可能这与我们目前整个的内外形势还是有关联的。因为各国包括我们国内复工复产主要是在生产端,所以生产端(回暖)相对比需求端要快一些。

  价格指数方面,6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6.8%和52.4%,比5月份回升5.2和3.7个百分点,都达到年内高点。石油加工、钢铁、有色等上游行业两个价格指数上升到60%以上高位。

  

02 进出口有改善仍需扩大内需

  6月份进出口指数都有改善。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2.6%,比5月份高7.3个百分点,石油加工、通用设备等7个制造行业回升幅度大于10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比5月份回升1.7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虽然外需改善,仍然要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扩大内需。

  张立群:因为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它收缩下行的概率我们要给予密切的关注。所以我们从需求不足矛盾的解决来看,更要立足于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真正把我们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它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6月份虽然小幅回落,但仍然高达57.5%,表明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比较乐观。石油加工、汽车等多个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60%。


03 小企业经营仍面临困难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复苏压力仍然较大。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等行业PMI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另外,小型企业PMI为48.9 %,比5月份下降1.9个百分点,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刘向东说,小型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大,可以通过与大型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来保证订单稳定。同时,政策面也要为小型企业提供便利。

  刘向东:比如说对于外贸企业的话,可能就是说是不是让它转一部分内销。然后对于对于销售完全在外面的这种中小企业来说,它可能是需要帮助它在其它的一些市场上做一些开拓,这样的话就能保证它能有一个稳定的市场份额。


04 服务业复苏态势可贵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5月份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比5月份高1.1个百分点,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临界点,多数行业生产经营持续恢复。张立群指出,服务业之前受疫情严重冲击,目前的复苏态势难能可贵,说明政策见到了实效。

  张立群:我们在支持服务业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落实上,包括对整个服务业企业需求增长的相关政策的落实上,我想还要进一步的把它抓实抓好。这样的话,就使我们恢复难度最大的这一部分领域它目前的恢复状态持续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