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 大咖论道

全球化重构下,中小企业的机会、策略与行动

2020-04-22 来源:本网
分享:

  近日,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智纲智库发起的“2020岭南商道云论坛”成功举办。多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相聚云端,围绕“世界经济停摆,企业路在何方”的主题汇集智慧,在当下疫情的特殊环境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参考。

  其中,智纲智库北京战略中心总经理任国刚进行了“全球化重建中的机会、策略与行动”的主题演讲,现摘编如下:


图1

  和大家分享一位企业家在和我交流沟通中的变化。我们第一次电话沟通是在2月份,这个企业主要是做外贸的,当时比较乐观,说企业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了。外贸企业只要有订单,那就有生意。2月份的时候,欧美的疫情并不强烈,所以对企业也没有太大影响。

  而随着疫情在世界蔓延,企业的订单从延时到取消,影响程度日益加深,最新的联系得知,这家企业已经把原来的一个国内计划提前进行了。

  世界的格局平衡被打破了,现在疫情在欧美的可控时间还不确定,很多工厂第一季度停摆,订单大幅减少,企业缩减工人等众多情况已经出现了。如果整年都这样的情况,企业只按之前的接订单模式在等待环境好转而什么都不做,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与2008年并不一样,2008年是金融危机,人的自由交流还是可以的,只是钱出现了问题。这次完全不一样,人的流动都被限制了,所以说全球化有可能出现重构。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最近发表了《全新的历史分界线:新冠前的时代和新冠后时代》,新冠疫情给全球一个措手不及,历史在此时点改变了轨迹。世界从2020年开始将要进入一个新的进程,大家如果以这样崭新的视角来看待现在的事件,就会有不一样的震撼感。


01

全球化重构的逻辑

  中国是全球化进程重要的建设者,也是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受益者。2019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4.36万亿美元,增速为6.1%, 进出口总额达到4.57万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规模。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又是全球化过程中发展最早、发展最好、受益最多的地区。从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湾区将是世界级的城市群、世界级的制造中心、世界级的创新中心、世界级的贸易中心、世界级的航运中心、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中国是希望继续沿着全球化这条道路走下去的。

  意大利有位经济学家说到,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压垮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前,很多地方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主权的争端情况兴起,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摩擦、法国黄马甲等种种事件,都反应着全球化过程的一些动荡。

  全球化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推起的。西方的工业自动化带来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这时候技术就开始向外扩散,因为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把产业转移到成本更加低廉的亚洲,创造了经济空前的繁荣,但同时也留下了难以弥合的问题和困难。

图2

  第一个问题,到2018年亚洲经济总量达到27.54亿美元,占全球的36.4%,全球的经济中心从欧洲、美国,在向亚洲转移,中国快速崛起。

  第二个问题,建立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城市,包括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东京、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首尔等亚洲城市纷纷走进世界舞台。

  第三个问题,构建了亚洲一批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功能中心、金融中心、制造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

  所以,欧美的跨国公司帮助亚洲培养出一批巨大的竞争对手,对手从经济总量、城市功能、经济控制能力的集聚,打造出世界级的竞争力,使得欧美的经济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  

图3

  真正去全球化是从2008年经济危机开始的,国家经济主权日渐丧失,税收的增长与社会的福利不匹配,劳动力和产业转移,大量的国内中低端人群失业,廉价低端产品的进入击垮了发达国家大批的中小企业。

  同时,资本和技术的溢价越来越低。比如说我们原来80年代买一辆桑塔纳要十几万,那个时候十几万相当于现在一百多万,而现在购买还是十几万,甚至更低。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下降,企业的盈利也在持续下降,在这种大背景下,去全球化的竞争开始加速。

  逆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叠加的过程,在疫情出现之后,这件事突然加速。欧美发现口罩、防护服、洗手液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资源都不能自己生产,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生产能力,而是整个生产链都在中国。

  每个国家领导人都会想要把关乎国家安全和生命安全的生产能力留在国内,正是这样一个状况,全球的多种力量开始焦灼,开始博弈。一个是原来的全球化力量,一个是面前疫情力量,一个是新关系新推力,还有非常重要的是技术革命的推动,这四方面搅在一起,将重构全球化。

图4

  全球化本身是件好事,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在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分配,确实出现了分配不均的问题,所以全球化重构是有逻辑可循的。

  第一,全球化不会终结,跨国公司不会放弃已布局的全球利益,比如宝马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第二,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各国政府强力争取主权经济利益,制造业回归,但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三,技术革命带来全球经济模式和价值链体系变革,区域内构建闭合完整价值链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过去是以工业为主导的价值链,现在越来越趋向以服务业为构筑的价值链,全世界市值最高的10家企业,一家石油企业、一家保险企业、一家金融企业,剩下七家全部是高科技企业,高科技全部是互联网企业,其中除了苹果有产业链分工的制造环节,剩下的六家都和制造业没有关系,像阿里巴巴、腾讯、Facebook、谷歌、微软等等。

  所以全球化的逻辑是在资本自由经济、国家主权经济、技术革命新经济这三种经济力量的博弈下,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竞争中,实现的新平衡和新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催化剂和引爆剂,并不是导致重构的核心。



02

全球化重构的机会

  全球化重构的本质是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链(生产)和供应链(贸易)的重构,对企业的机会来说,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就是走出去。中高端制造可以到发达国家去,因为他们主权经济需要把用户产业引到国内;另一方面,中低端可以到东南亚国家去,用到廉价劳动力。

  第二个方向,就是请进来。请什么?怎么请?一是可以把国外的创新科技、优秀设计引过来,例如把意大利的设计吸引到国内,用以提高我们的产品品质,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去销售自有品牌,连接欧美的销售网络,与当地文化融合,实现自有品牌的本地化。

图5

  最近有英国和德国的专家判断,疫情在欧美的持续时间有3-6个月,那么中国也就有3-6个月的窗口期进行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这个时候我们要迅速开始思考并行动起来。但我们做出口的企业,并不是今天说转型就可以马上有变化,所以疫情之后,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和多元化对我们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大家必须做好思想准备。

  前面提及,在价值链重构中,具有行业和国家的不均衡性,哪些行业和产品会留在中国?哪些行业和产品会回归他国?这是一个知难行易的问题。像美国一直在说制造业回归,但至今都是空有口号,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不知道哪个行业应该回归,所以这是大家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03

全球化重构的策略

  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全球化的重构?我给大家提供三个非常重要的策略。

图6

  第一个策略,我们不能空等国际经济好转,要抓紧重构亚洲和中国区域价值链,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创造一些、确保一些、放弃一些(有取有舍)价值链环节,这是必须要做的战略选择。比如说美国议员已经提出来了,要把医疗供应链从中国迁回美国,就是说他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了,但他不可能把制造加工业转移到信息产业称霸的美国,因为这在产业上是不匹配的。

  此外,构建中、日、韩三国主导的东亚价值链,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彼此互补性较强,加之地理区位接近,容易形成闭环链;构建“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连接亚洲、欧洲、非洲和拉美;构建基于国内企业的闭环价值链,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产业体系发展。

图7

  第二个策略,改变经济驱动模式,以技术创新和持续投入驱动经济增长,重点在数字智能、绿色低碳基建和公共卫生健康。

  我们从原来的投资(老基建)、消费(基本需求)和出口(中低端),将转变到现在的投资(新基建)、消费(品质消费)和创新(中高端),我们用进口和创新来替代原来的出口,这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模式变化。

  1、新基建是以5G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带动工业革命的4.0,也是我国创新驱动的关键性基础设施。这非常像1995年的美国,当时进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带来了现代化城市、互联网、汽车等系列行业的发展。

图8

  2、做大消费。这次疫情催生了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视频网红带货、应急供应链、健康码身份识别、数字化本地生活、数字化商务服务七大数字应用场景,给互联网产业带来了很大机会。

  我们过去的数字化是基于网络的,以后的数字化可能就是基于本地生活的,线上线下完全连通,我们不出门就可以做到本地生活的成功配套;视频网红带货突然火起来,它让网络购物的受众更广了,因为视频可以让老年人和一些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人,都可以通过视频导购,更直接方便。这七大数字应用场景,每一个产业都将是万亿级的。

  3、就是创新,创新是中国现在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就近来的华为事件,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事情,我们如果不做创新,不把这些核心技术握在手上,将处处受制于人。而美国是一个真正靠创新引领的国家,它发明了计算机,带来了整个信息文明;它发明了半导体材料,带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市场;它完成了一次全球的基因测序,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中国的新基建就是抢占世界高新技术的高地,国家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合肥、成都、武汉、沈阳、南京等多地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就是将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产品,致力于源头技术创新、实验室成果中试熟化、应用技术开发升值,为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创新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图9

  第三个策略,依托中国全球最大的新兴的持续增长的市场,吸引全球的技术和设计等高附加值资源,融入我们重构的价值链环节中,提升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我们要运用前沿性技术和适用性技术,融入到自身的生产发展,实现进口替代。全球技术-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市场,就是中国的国际化战略,

  我们坚信,在全球化重构中,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东南亚,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真正能够吸收中国所有的生产”。中国拥有大批量成熟的劳动力供应、更先进的制造工厂、以及十分紧密的供应链融合。



04

全球化重构的行动

  如果说,在全球化建设中,中国的改革决定着中国的命运,那么,在全球化重构中,中国的行动将决定着世界的命运。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抱负和伟大理想!全球化重构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要做好三件事:

图10

  行动一,我们要打造三个全球最大市场吸引世界。

  1、我们要做全球最大的数字经济的市场。前面列举了7个领域,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消费人群,诞生了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我们是具备这样的条件的。中国数字经济的很多做法,比美国、欧洲都要好得多。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隔离过程中没有互联网、没有快递、没有本地数字经济,中国的隔离可能就难以实现,所以数字经济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2、我们要做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要把我们的中产阶级做大。

  3、我们要做全球最大的创新创业市场。在工作中,我与很多美国公司接触交流,也在帮美国的一些创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了解到他们的一些想法。美国的创业企业从创业开始就要选择市场,而中国市场是他们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国现在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的大环境,有众多的孵化器和实验室,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这个市场,就可以把全世界的人才、技术、消费吸引过来。

图11

  行动二,要建设五个全球链网络计划。

  1、全球研发创新链网络(基于网络共享平台);

  2、全球产业供应链网络(基于产业生态平台);

  3、全球贸易市场链网络(基于电子商务平台);

  4、全球物流配送链网络(基于一带一路设施);

  5、全球生产制造链网络(基于产业协作平台)。

  做大平台经济,通过数字化信息的快速流动与大规模社会化协作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企业最优的经营的模式。它是全球经济中最强大、最具创新精神核心。当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无论是向下走到东南亚,还是向上走到欧美,都必会和国内形成很重要的产业协作。

图12

  行动三,危机中的自我应对行动,企业必须考虑到当下要实施执行的5点重要内容:

  1、预防企业财务风险排首位,如果资金链断了,一切就完了;

  2、必须重构国内产业链,优化资源;

  3、寻找国内市场突破,除了海外还可探索新的着力点;

  4、抓住新基建新奶酪的机遇,就如前面说到的七大新领域场景;

  5、跟踪国际市场变化来调整自身策略,每个企业都有具体的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大危机一旦发生了,就注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大家不要指望说明天疫情结束了,后天就能一切回到正常,这是不可能的,危机的自我拓展只有走完全过程才能达到新的平衡。


识别二维码收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