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经营不易,尤其是疫情之下,企业经受的压力陡然剧增。压力就像一个放大器,企业的战略、生产、管理、销售等等相关方面的短板也被凸显出来,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发现问题,积极行动,从抗住压力活下来,到补足短板活得好,再到寻求机遇谋发展,奋力度过眼下难关,明日必将前程似锦。
为了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省促进会陆续开展了针对不同的领域的“线上研讨会”。2月25日上午,省促进会就在线上和企业家们共同研讨:疫情面前,广东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新零售专题。
省促进会会长谢泓、智纲智库北京战略中心总经理任国刚,与一众知名企业家,探索新零售的现在和未来,发掘新机遇。
近年来,市场对于消费升级的趋势已经达成共识,消费升级会是中国经济拉动内需的主动力之一。在这种大趋势的推动下,前端的商业模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模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都下场以不同的方式进入零售业。
在当下疫情的环境下,实体零售一片愁云惨雾。很多传统行业被倒逼着“线上转型”,向“新零售”靠拢,但人人都说新零售,很多却只得皮毛,真伪难辨。
对一般人来讲,对新零售的简单理解,就是让“买家更舒服、卖家更赚钱”吧。但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在“新零售”的课题中,有其各自的挑战,做“新零售”要创造价值,更要避免踩坑。
任国刚老师:要想玩转新零售,前提要深入理解新零售的原理
参与本场“线上研讨会”的企业基本都属于传统的制造业,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有几位企业家已经在新零售方面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动作,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更多的企业家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尽快投身到新零售的潮流当中。
大家都普遍表达了对于当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网红卖货现象的关注。那些大红大紫的顶尖级的网红们,一场销售可以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这对我们传统的销售模式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这些现象的确会对我们有颠覆性的冲击和巨大的吸引力。
但要强调的是,要想玩转新零售,其前提是要对新零售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否则盲目跟风,贸然行动,有可能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新,是指在零售过程中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并且因为技术迭代带来的商业文明的变革。
网红卖货,准确来说,只是属于新零售发展过程的一种形式,虽然是当下最热门的形式,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变化、消费者兴趣习惯的变化,将来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形式出现,比如VR、AR等技术的深度应用。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跟风,不能被日新月异的技术牵着走,而是要理解这些形式、这些技术是否与自己的产品真正契合。
新零售是对传统零售的巨大变革。我们可以把新零售分为三代:
第一代,就是在传统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交易平台就是新零售的代表。销售的方式也很直接,就是将产品放到平台上去销售。不过,后来这种销售模式出现了线上成本出现高过线下成本的现象,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开始撤退,转向了地面实体店。
第二代,发生在2016年,在当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未来十年二十年并没有纯电商可言,只有新零售概念,他认为新零售是把线上、线下、物流整合一起思考,以后的零售不是思考学会怎么卖东西,而是学会怎么服务好你的客户。阿里新零售走了两条路,一条是收购超市百货来进行新零售改造,如大润发、银泰、三江等等,另一条是自创新零售品牌盒马。第二代的新零售的代表是小米。小米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线下提供体验,线上进行导流。
第三代,在阿里新零售运作的同时,网上同时还出现了专业的垂直网站,以及之后的微商。特别是有了微商这一类个人商家的基础,加上短视频、直播技术的成熟,以及网络带宽的支持,短视频带货,网络直播卖货也就应运而生,网红们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比较热的新零售除了以上讲到的,还包括无人零售的模式。尤其是这次新冠病毒疫情,让人们对于这种非接触式的销售,有了更大的关注。
目前,这三代的新零售模式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需要对它们都要有深入理解,如此才能匹配到最合适自己的产品的新零售模式。尤其是第三代新零售的一些新特性,大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我会在下边的回应中,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介绍。
任国刚老师对企业家的建议(节选)
新零售专题“线上研讨会”汇聚了不同行业,企业家就此提出了对自身面临的挑战与困惑,任国刚老师就行业问题提供了一些指导,节选如下:
在新零售当中,消费者、商场、商品三大要素已经发生了变革。
首先,人的变化,消费者的分层更为细化,比如仅仅以年龄层来划分,抖音、快手所对应的消费人群,更多集中在0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这个人群是你的产品的目标人群吗?如果不是,还有什么新零售渠道的人群更适合你的产品?除了年龄层的划分,新零售当中,还会其他更多的划分标准,比如身份、兴趣、爱好等等,你了解吗?所以,市场足够大,你的食品销售翻几番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要卖给谁,是否想清楚了?
其次,商场的变革,或者换个说法,消费场景变革了。过去传统的商场,是以产品来划分区域,而现在新的购物中心,是按照人群来分类,比如针对儿童,将会汇集系列产品构建儿童喜欢的消费场景。而消费场景的变化,是为了适应人群的消费行为的变化。反过来说,消费行为变化,导致了零售模式的变化。比如,我在前边提到的无人零售,一般会出现在旅游景区、影院、KTV、写字楼等地方,这些都跟消费行为有关。你的食品是不是可以去思考,尝试在这样的新零售渠道销售?
再次,商品的变革。商品的变革与人的变化,消费行为的变化密不可分。前边我说过,小米是第二代新零售的代表,线下店提供体验,线上店提供引流。而你过去是ODM出身,自己没有形成品牌,也没有铺货能力,并且线下店的产品规模也不一定支持体验。那要想做自有品牌产品的新零售,那么就需要做系统思考,首先从产品的重新定义开始。为了便于理解,我以无人零售为例,如果是在写字楼当中,你的产品是否可以与瑞幸咖啡结合?根据写字楼白领的定位、消费习惯去重新研发产品、设计产品,让其包装、功能、使用方式等等与白领的调性一致?
作为一家有30年左右的OEM企业,想试水新零售。作为新人,最好还是先明白原理,谋定而后动,胜算才能更大。可以有两条路径:
第一,根据新零售的特点,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品牌,选准消费者,锁定消费层,设计产品,构建品牌。在新零售当中,抖音、快手这样的销售渠道,品牌的故事就是消费体验。所以,要想在这样的渠道中长久制胜,品牌的故事,需要有完整性、系列性、灵活性,要与消费者能保持长久的调性一致。
第二,收购一家意大利的鞋类品牌,借助品牌的底蕴,讲述品牌的故事,感召聚集调性一致的消费者。如果有可能,还可以以鞋为中心,延伸皮具箱包等同系列产品,以形成更好的产品生态。运用线上导流,线下体验的模式,实现新零售的目标。
在当前线下卖场的业态惨淡之际,希望新零售可为更多行业创造出一个属于购物消费的美丽新世界。省促进会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分别进行了线上研讨,更多紧跟社会时态、行业趋势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的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