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企业的节奏
与一位企业老板谈企业上市,他表现很淡定,不急不慢。老板觉得企业的基本面不错,上市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刺激他一把,这种状态企业最好不上市。反正企业也不缺钱,融资上市干什么,逍遥自在还不好吗,打打球、喝喝酒,在海边看潮起潮落,人生好不自在。 老板就急了,说他还是有理想的,行业也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可以做一些事。我问老板,你企业的产能还有空间吗?他说有,我说大约多少,他说做多几亿规模没有问题。我说,那为什么没有做多几亿,是市场饱和还是市场开拓的问题。他说是市场开拓的问题。我继续问,那为什么不加大开拓力度,他说,有心无力呀,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我就着急了,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我说,你还是不要上市,他问为什么,我说,如果企业经营就是一种状态,企业上市是特别的状态,是冲刺的状态。什么都不急,什么都挺好,如果不处在一种冲刺的状态,企业怎么上得了市。 日本德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不上市,也不是说不上市的企业就不优秀。每个企业,都有适合于自己的节奏和状态,企业感觉合适就好! 关键是老板的状态容易成为大家的状态,老板拼搏,整个企业的节奏就快,老板不紧不慢,企业的状态就会不紧不慢。 老板的状态与节奏,由很多方面决定的。首先是心理状态,跟年龄有关系,也没关系。有关系的是体力与行动力,没有关系的是,年轻也是一种状态;二是周边环境与节奏,比如深圳、广州的节奏快,每个人的节奏必须快;三是性格与内心吧。 02 工作的状态 要把握企业上市的节奏。上市有很大的时间成本,有一家销售规模大概十几亿的公司,启动上市,八年抗战,与启动上市前相比,每年增加的各种费用大概一个亿,融资也就几个亿。 企业上市还不全是节奏问题,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信誓旦旦,很多的思考才不会断断续续,行动力、反应速度都快,人处在一个相对兴奋的状态。 保持兴奋的状态,人的思维会更加的活跃,思考会更加的周密,思维质量也会更高。对于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会有更加敏捷的反应。企业上市,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一拖时间就长,解决问题的成本就高。所以,一是要有解决问题的信念;二是思路要保持清晰,人要清醒;三是还能经常灵光一闪。 兴奋、有活力、快节奏、敏锐、清晰都是生命中难得的状态,是在某种场景中才能保持的状态,工作本身就是很好的生命状态。离开了工作,虽然也有一些好的状态能够出现,但毕竟是断断续续的。修行人,也可以保持完整的状态。工作也是修行?好吧,那是修行。 状态也是一个人的能量状态,老板的使命不仅仅是经营企业,也要时时刻刻关注到人的状态与成长。企业老板有好的生命状态,才能感受到企业与周边的人的生命状态。企业的员工没有好的状态,企业就很难有好的状态。老板与企业同处一个能量状态。比如企业上市这回事吧,是一个目标也好,是一个过程也好,就是需要提供给大伙一个努力的方向,一个上进的方向。 有目标,有任务,才有团队。就如西天取经,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每个人性格不一,容易一盘散沙。有了任务与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就容易形成有战斗力的团队。 不管上不上市,都是要获得一些状态,饱满的状态。不一定是企业上市,但企业需要有目标、状态与局面。 03 企业上市是一种格局 刘李胜老师在上市班课上分享,中国的中小企业,寿命大多是几年时间,而国外上市公司的平均寿命都在几十年。这也回答我心里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干嘛这么折腾要上市。 东莞爱玛数控的王国权董事长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说几个亿规模的企业不上不下,市场、产品、技术、团队文化,什么都要重建,就如鹰之重生,要把原来的羽毛全部拔光,才能够重生。鹰没有重生,就不能雄飞,就只能等待死亡。他在思考,企业上市,就是主动迫使企业,重新蜕变,获得新生。 所以,企业上市,就是一些新的格局。但有些企业虽然上市,却并没有利用上市的机会,重塑业务、重塑系统、重塑战略、重塑团队。所以,上市本身还不是一个真正目标,真正的目标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处于重大调整窗口期,产业集中度、规模经济、数字化、卡脖子补短板,企业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企业上市,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机会,是企业通向未来的窗口。有机会的企业家,还要努力! 04 结语 自行车往前走,就不会倒。企业往上走,才能够解决更多发展的问题,否则每步都可能是陷阱。 企业也好,人生也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