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天,可以浪漫
据说今年寒冬,是从春节才开始的。广东的冷是湿冷,温度虽然也不是特别的,但如果是下雨天,10℃以下,就真的冷,透骨的冷。
过完农历十五,新年开工伊始。亲人朋友们聚会,热热身,准备投入新一年的工作。恰好是雨水到惊蛰的季节,一切的生机都还躲在土地里积极的酝酿。可能需要一些仪式感,来宣示万物复苏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生意的意义。促进会的春茗开始了。
茗茶茗茶,品茶品茗。春茗,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与朋友相聚品香用点,借茗会友,共叙新年。广东地区虽然不是中原腹地,但主流人群多是北方大族南迁,便保留了很多的文化习俗。春茗,成为粤港地区非常流行的新年聚会“意头菜”。
国外的唐人街,大锣鼓、舞狮、茶舍非常流行,那是华人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怀念。南中国,远离中原地带,行为上保守,思想上开放,处在南北文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带。文化有其保守性,但创新总能在文化的边缘中获得,创新本就是在对于过往的一次次回眸中获得对于未来的领悟。
每年的新历2月18、19,就是雨水交替的节气,以“岁首谋耕·相聚专精特新”为主题的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新年春茗便分别在佛山虹桥家具开始,陆续在东莞、肇庆、广州和汕头举办。
雨水季节来临,万物苏醒,草木萌动,幽虫骚动,飞燕来往。油菜花、李华、杏花、桃花、樱花、紫荆花、黄花风铃木次第,花信风轻语。于是,雨水节气成了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浪漫和人情味的季节。
而今,商业并不铜臭。相反,商业是新的人类文明,是人类实现其远古朴素理想的落脚点。商业可以与人类丰衣足食的理想相伴,商业的创新可以与人类所追求的自由自在相处,商业也可以在与自然、历史的交互中获得一份浪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02 坚守是另外一种浪漫
促进会成立之初,我们是综合协会,不是专业协会,也不是老乡会,中小企业又众多,怎么能够找到一些共同点让企业聚集。
前几年没有想好,发展会员相当困难。从2011年开始,我们举办民营企业上市培育班,终于找到了我们服务企业的切入点,就是促进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不知不觉举办了六期上市培育班,其中多是隐形冠军的企业。后来陆续有三十多家企业挂牌上市,新三板的企业更多。
我们促进会便成了促进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平台,融资赋能、创新赋能、管理赋能、政策赋能、思维赋能。新思想、新思维、新探索、新技术便在促进会的会员群体中层出不穷。
到了今年,主题便是“专精特新”及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体系。我们促进会服务企业有落点、有抓手,有成绩,也有业绩,便成了民政部的全国先进组织、工信部的全国示范平台。
商业的节奏快、效率高,社会服务的效率低,更需要积累和沉淀。做协会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了诱惑、忘不了初心,特别是积蓄力量的阶段。
企业也一样,要跟长竹子一样,在地下长时间的酝酿,枕戈达旦,一朝破土而出,生机勃勃。新常态的商业,没有了一夜暴富神话,机会和奇迹都是来自于企业的坚守、努力和积累。积累基础、积累力量,等待时机。
而今“专精特新”大热,而促进会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理解尤为深刻。卢振老师在虹桥“春茗”分享会中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他讲的是企业要把精益管理当成日常工作,精益生产不是一个特别的事,是常态。常态就是“为无为,事无事”,没有什么特别的。
促进会的服务有自己的定位,不追热点,没有“专精特新”说法的时候,我们就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成了常态,不是热点了,我们还是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的本质逻辑就是企业成长,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什么获得?专注、精细、特色、新颖,与众不同才有竞争力。促进会服务企业的抓手,就集中在这里。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团队建设、技术创新等等。
虽然我们仅是一个小小的协会,可是,我们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理解力,和服务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会慢慢迸发出来。
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对于新的世界,需要很多新的理解、新的认知。特别是,在南方,看似春天到来,雨中还可能夹带冰雹。而广大的北方,还是冰天雪地,中小企业的春天远远没有到来。哪怕再过十来天就是惊蛰,生物可以闹腾,但对于企业经营而言,也还是灌溉播种、除草除虫的季节,和想象中的收获,非常遥远。
“汇集智慧、相伴成长”是促进会的理念,从口号到伴随,到服务,我们也是“为无为、事无事”,就是这些事。不多不少,一年一百多场活动。
一些坚守成了常态,就没有所谓的坚守,是“事无事”的境界。没有约束的自由,就是浪漫。
03 创新在边界
促进会的会员汇集了很多的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前企业类型多,服务众口难调。而今,企业创新,需要打破边界,需要跨界思维。于是促进会反而成为企业跨界学习、交流的平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茗便开始了我们新一年的交流、学习。
节前,我们最近联合和《商业评论》和上海大学,开展了一轮的专精特新企业采访,我们的目的是能够开发企业发展案例库。跟北大经济学院也在探讨,跟《经济观察报》也有合作。
除了“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班,我们希望新年成立企业业绩“倍增实验室”,把精益管理、TOC管理及数字化服务放进来,用互联网的思维赋能制造业,促进企业业务发展和利润倍增。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制造从OEM,到ODM,到OBM,到OSM,从单纯的代工制造,到设计制造,到品牌制造,到标准制造。中国制造逐步进入深水区,深水区就是标准、数字化、工业软件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中国制造最后一个巨大的红利,也是我们会员企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企业需要升维,思维升维、文化升维、管理升维、战略升维。精益管理一定要成为常态了,才有其他维度的升级。企业需要系统的升级,不能靠碎片化的学习和改进,需要迭代系统。
数字化不是装上了ERP就是数字化企业,数字化需要有数字的逻辑,才能够提取有用的数据。数字逻辑基于什么,企业的战略。没有企业战略,哪来数字化?还好,在新的产业地图中,边界还是比较模糊,企业用数字化来画新的地图,空间巨大。
我们也在构划联合广发证券研究院,组建企业的产业研究中心,协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院或参谋部,跨业研究、中观分析、情报支援等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的创新就在边界。我们会员企业未来重要的任务就是走通新经济,走通数字化,走通国际化,走通现代管理。精益管理省下两千万,走证券化估值十倍就是两个亿。管理的、技术的、数字化的、资本的、模式的,重新融合就有新的价值,就有新的空间、新的维度,有了新的维度,就可以形成对其他企业的降维打击和产业整合。
我们开展的仅是几场春茗活动,但春天就应该有无尽的想象力,春天就应该有中国式的浪漫和情怀。
春天,万物苏醒,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