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行者视角 | 冬奥之后

2022-02-14 来源:本网
分享:

01 回归的张艺谋

  大年初四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如大戏登场。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种灿烂夺目,流光溢彩,场面盛大相比,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理念突出的是“简单、安全、精彩”。

  毕竟十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必须让世界认识中国。举办奥运会,就是宣传中国形象的好窗口。所以张艺谋恨不得能够用尽全部气力去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成就,浓烈、热情、热闹、喜庆,盛大。

  而今冬奥会,虽是简单,但要传播的理念和价值观又必须清晰和到位。反而需要导演拥有更强的驾驭和表达能力,更强的底蕴。

  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之际,“北京八分钟”表演,也是由张艺谋所导演的。现场倒是热闹,而因中国观众认为其内容老套、表演形式陈旧、生搬硬套、大杂烩、没有展现中国文化的精华而倍受诟病。

  张艺谋在国际上成名于其导演的电影作品《红高粱》,曾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以后,张艺谋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应该是中国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为何其所导演的雅典“北京八分钟”受批评呢。

  我认为,跟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表达方式有关系。张艺谋在国际获得好评的电影作品大多表现了中国落后、贫困、扭曲的一面,这成了外国人视角中的“真实中国”而受到肯定。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文化话语权却相当的弱。记得十年前我去美国南部一个稍为偏僻地方的时候,当地人问我们说,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辫子?他们印象中的中国人是打斗电影中的清朝人形象。

  中国人出现在世界的银幕,一开始是仆人,或是阴毒、奸恶的人,还不能由中国人扮演。后来可以成为主角,但都是打手之类的角色,如李小龙、成龙,包括李连杰。女明星走上好莱坞的,都是白人的小三、情人、性对象等等的角色,如很早年的黄柳霜,后来的陈冲、巩俐、李冰冰等等。在西方所主导的电影世界里,东方人的角色,东方人的电影内容,都是被设定的,都是标签化的。

  最近三只松鼠的“眯眯眼”广告,受到国人的强烈批评和抵制。“眯眯眼”电影,在几十年前,就被美国华人视为“辱华”的标志,认为是被西方文化所建构出来的歧视东方的文化符号。

  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描述:西方以自己为中心,用自身的价值维度和道德尺度去想象东方的样貌、衡量东方的标准,从而导致西方对东方实际情况的夸大或扭曲。

  西方觉得,你这样才是美的,而且只有这样的内容和情节,只有这样的长相和角色,才能进入西方的高端时尚圈、娱乐市场及主流。那就是好莱坞的刘玉玲,还有模特届的一些女模。明明中国人都觉得这些明星都长得不怎么样的,不大认同的,反而成为西方的主流?西方确实主导着东方的审美舆论,掌握了东方审美的话语权。

  于是东方的电影作品、文学作品,甚至是一些论文,拿到西方去获奖,就必须是贫穷、落后、扭曲、愚昧、陈旧的形象。以前张艺谋等大导演在国际获奖,虽然说明中国电影有进步,但中国人总觉得哪里不舒坦,才有了对张导演雅典“北京八分钟”的不满。

  冬奥会,张艺谋的回归,是中国文化的回归,是东方文化的觉醒。东方人的审美,就不应该是扭曲的美,次文化的美。

图片


02 中国人的自信与话语权

  今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开模式,简单,但都透露着中国人的自信。入场式可以用中文笔画顺序,主火炬可以不用大火炬,文艺演出可以不用大明星。用中国的节气来倒计时,用唐诗宋词描述景象,用现代的光电科技来展现开放、创新、科技、时尚的中国,用来自山区的孩子和群众来颂歌和跳舞、展现中国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

  除非你带着原始的敌意来中国,否则,一定会被中国人的热情、周到、细节所感动,这就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中国文化,是有人情味的文化。以前中国的人情味是建立在对西方人、外来人的崇拜之上的,有点崇洋媚外、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味道。而今,冬奥会是主场,中国开始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待客之道。

  尽管中美在经济、政治上的博弈白热化,尽管美国在全世界仍然体现强大的话语体系,但中国从被牵着鼻子、带着情绪走,慢慢有了自己的节奏和体系。开幕式当美国队入场,中国人一如既往的热情。当谷爱凌夺冠以后,美国媒体出现很多攻击和不公正报道时,中国的大部分人表示出来的是大度、包容、客观和理性。

  本届奥运会男子花样滑冰冠军陈巍还是100%血统的华裔,父母去了美国也就三十来年时间。美国代表团成员也有不少华人,有不少的中国元素,中国人还是给予很多的包容和尊重。甚至是匈牙利的刘少林、刘少昂兄弟,训练也在中国,还抄着一口东北话,他们跟武大靖都是好朋友,中国人并没有说他们如何之“忘恩负义”。

  正面竞争、不耍手段,不互相攻击,积极寻找理解和对话。如若受到不公平对待,中国人也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虽然金牌给国家带来一定的荣誉,但真正的金牌,就是运动员、裁判员的口碑,这才是一届成功的世界运动会的标志。

  虽然中国的大多做法,包括对于新冠的防治办法,对于很多的外国人来讲,不一定能够取得他们的理解。但在能够做到的地方,中国人还是有他们的待客之道。

  虽然中国还不是特别熟悉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比如对于“人民”的理解,在奥运开模式所表现出来的还是热闹,但其真正的文化内涵,还是没有办法恰如其分地表达。

  特别是对于疫情的防控,为何是免费的疫苗,为何经常要发起大规模的筛查,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怎么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的底层是什么,中国人自己还是没有讲好。

  在冬奥期间,既有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也发生了在江苏徐州丰县“八孩妈”的事件。这就是真实的中国,既有惊艳,也有丑陋。关键是中国人要慢慢知道自己的长板,更要清楚自己的短板,特别是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很多短板。不是怕被揭露和发现,而是要去面对所有的问题、深刻地反省,要在机制层面去解决所暴露的问题,这才是真正自信的中国。

  对付妖魔化最好的办法不是躲避,而是面对、解决和改善。对待恶意最好办法不必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做好自己的同时,相信天理昭昭。冬奥会就是做好自己、天理昭昭的最佳场所。不仅仅是冬奥会,中国人出现的地方,都是永远的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既是冬奥会的理念,也应该成为中国人的理念。

  包容、理性、客观、真实、善意、真诚不仅仅是对待外国人,对她的人民也当如此。人民不是一场场广场舞,人民需要有美好的生活,需要服务型的政府,需要服务型的社会。若是如此,才是真正盛大的奥运开幕式,才是真正的自信和话语权。

图片


03 人民的力量

  七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取得天下,依靠的是人民,是群众路线。今天中国要获得世界的话语权,它依靠的,仍然是人民、群众。

  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由衣食住行组成、由喜怒哀乐组成。中国历史治理天下的理念,是中国的民本思想,不是西方所阐述的“民主”。提倡民主也没问题、自由也没问题,它的落脚处不是选票,而是如何真正体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而非操弄民意、绑架民意。如此,东西方的价值观自然相同。

  中国人的民本思想可以更多地宣传,更需要具体的制度去保障思想的实现,否则,都是政治理论、理想而已。儒家有很多具体的为政理念,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国家领导人曾经引述管子的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仁政思想。

  今天中国有远大理想,不仅仅要使中国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要把中国的理念,变成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那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奥运会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盛大场景。

  我十几年服务中小企业,深知中小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文化、制度、管理与创新。管理与创新,可以带给企业一定的竞争力与机会,但能够真正给企业带来基业长青的,一定是企业的制度与文化。

  未来是组织为个体赋能的时代,如何开发员工的潜能及创造力,就是企业总体的竞争力。在今天的社会发展语境中,民本不是人民被呵护和照顾,人民是被动的。民主也不是选票,不是自由主义,放任自由。现代的民本和民主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各尽其能,各尽其事,每个人都是世界、社会的主人,人不是被管理的,而是被赋能、被发现、被激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

  对于中国体育,中国人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以前对于中国体育的认知,是举国体制,人是训练的机器,金牌银牌是国家的。但未来,体育运动是人对于潜能自我发现的开发场景。大家喜爱谷爱凌,喜爱有个性的运动员,也正是看到了他们是打开自己,成就自己的人。

  中国的教育也应是如此,教育不是教会知识,而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发现自己的爱好、禀赋与潜能,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

  自由不是散漫,不是我行我素,而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每个人回到自己的内心,感悟世界之大,天地之大,你的心可以与天地并三,没有限制。前提是,你打开了自己的潜能,你发现了可以不断被超越的自己,那就是随心所欲。

  谷爱凌的境界就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心所欲的就是超越自己极限,矩就是比赛的规则。

  中小企业虽然比较难于建立游戏规则,但如果有很多的极致训练,就能够发现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每个人最核心的潜力、潜能都不是知识、经验,而是超越自我的发现。打开自己那一刻,可以与天地、世界建立最强的链接,能量巨大。自我超越的运动员、人、企业都充满活力、自由和自在,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图片


04 结语

  倘若中国真的崛起,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表演到表达,从一个国家的发展,到自我的发现,再到自我的超越。我相信,冬奥会的举办和体验会给中国人带来对于中国与世界的重新认知。我相信,张艺谋的回归,谷爱凌的回归,并不是因为商业价值,而是他们感受了一个新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有历史、有积淀、有温暖、有不一样的哲学与世界观、它像它的唐诗宋词一样的飘逸与浪漫,它有更宏大的胸襟、有更宏伟的夙愿。它是不一样的中国。

  中国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主人。中国企业,当然可以顶天立地,适应游戏规则,建立新世界。

  从此以后,中国,不必言必称美国。美国建国时间太短,尽管强大,但太过年轻气盛,容易自我,容易狭隘。不是强大才可以包容,而是包容才可以强大。《道德经》讲:“见小曰明,守弱曰强”。

  北京冬奥会,中国人的主场。冬奥以后,中国应该逐步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拥有自己的话语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