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视源公司也是小企业
几年前,视源公司加入我们中小企业促进会之时,创始人孙永辉问我,促进会能够给视源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回答是视源已经是大公司,有义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孙总沉吟了一下,说视源也是小企业,愿意跟我们一起相伴成长。
当时的视源公司销售已达七十多亿元,但视源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六岁,孙总希望公司永远是二十六岁。哪有这种可能?孙总说,视源要快速发展,让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团队,团队将永远年轻。视源团队确实年轻,现在的高层多是八零后、九零后。
每到吃饭时间,视源的饭堂总是熙熙攘攘。大家吃饭也“没大没小”,企业领导照样排队、照样要抢座。周末还有各种主题餐会,有啤酒节、红酒节等等,年轻人的世界,活力四射。
我理解了孙总的意思,永远二十六可能不仅是一种年龄,而是一种心态,一种状态。年轻就是需要有激情,需要有活力,需要有探索、需要有创造的力量。孙总所定义的“小企业”,不是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是这家企业,是否还是一个创业企业的状态,是否充满激情和斗志。
02 企业要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
靠什么激发员工们的创业热情,靠什么激发出员工人员的创造灵感,靠薪酬?三水的葆德公司每工作一个小时都有一小段休闲时间,郭董想企业慢慢要过渡到双休日。制造业普遍都是一休或大小周休息,郭董说,现在年轻人都有个性,企业要管理好,就必须尊重员工的个性,企业的管理制度要变的更加的灵活。小企业的特点就是灵活、扁平、创意,小企业成长特性要求管理更具灵活性,要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不要老想着让员工加班,可能员工放假比较多,干劲会更足,热情也更高。管理不再是发命令,营销也不是下任务,一切的管理都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
确实如此,管理就是管人心,小企业拿不出激动人心的薪酬待遇,但人性化可以让他们满怀激情而且执着坚定。
有一种管理的理念叫“自然领导力”,组织比较松垮,人可以跨部门,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产品与市场的看法,随时随地召集项目小组。而每位项目的领头人,都是在组织、酝酿、执行创新产品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我们副会长宗毅的裂变式创业就有这种味道。
03 小企业需要饱和攻击
我到上海一个朋友的公司,公司只有七十多员工,但办公室有一千多平方米,有一半的地方没用。我问朋友,为什么租这么大的地方。朋友回答说,估计业务会发展起来,担心地方不够,就预留了空间。我问,那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把地方用完。朋友说,难说。
创业企业需要有创业的心态,创业心态就是不预成,先预败,要有防守,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省租金,省人工,办公一定要紧凑,紧凑就是风水。人也要比事少,紧凑就是风水。
想到八年前,汉宇集团还没上市时候,华山非常自豪的讲,公司十六亩地,创造了七亿的销售、五六千万的税收。他说,制造企业,生产过程要紧凑,要不然就会多了很多的库存、很多的计量人员。他经常鄙夷上市躺平的企业,鄙夷不产生利润、完全靠土地增值获得收益的企业,说他们堕落了。
小企业老板的专注力够,生产在现场、经营在现场。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注意力,老板的关注、员工的关注,日思夜想,天天琢磨,现场有灵魂就是这么来的。很多稍微大点的企业经常抱怨小企业无孔不入,那么更大的企业是不是也会抱怨你们也是无孔不入。专注才能无孔不入,小企业要专注。
竞争力关键不是来自企业大小,而是企业能否一如既往的无孔不入、水银泻地、饱和攻击。
我以前经常去汉宇公司,一两个月生产线就有新的改进,苟日新,日日新,而且每个创新都来自于一线员工的创造。员工的状态也是企业的风水,没有意气风发的员工,没有意气风华的团队,只有意气风华的老板,这家企业的好运,一定用光。
经营企业,说难也不难,就是要不断拿自己来操练。一家企业连续做精益改进十年二十年,做成本控制十年二十年,做技术创新十年二十年,这家公司一定能够做到鹤立鸡群,能够做到对市场的饱和攻击。经营企业成功的奇迹不是来自外面,一定来自于内部的优化及琢磨,制造业尤为如此。
04 小企业需要坚持
孙正义曾讲,所有的一切都始于一种毫无根据的信念,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坚持了。
有些文章及报道讲中国企业寿命不到三年,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企业不到三年,但其背后的创业者一直在创业的路上。创业企业的坚持,一方面是要吃苦受累,要吃得苦中苦。不管大小企业,都是要承受自己那一份苦难。受不了苦,受不了挫折,都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有大小,企业家没有大小,企业家精神没有大小之分。
另一方面的坚持,指的是小企业的“专业精神”。小企业独具个性但对市场判断又极为敏锐,能够专心致志最好一个事,能够全力以赴地去经营一个项目。“我能做、我喜欢做、市场需要我做”,专注于独特而专业的产品。小不求做大,而求做专,做强,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持之以恒,做到不可替代。
杰克·韦尔奇所讲的小企业美德:小企业有序、简单、不拘束。小公司充满激情,对官僚主义嗤之以鼻。小企业不乏好点子、好主意、不问出处。小企业里每个人都被需要,每个人都得参与,奖惩的依据是每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小企业也有大理想。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产业转型的大时代,小企业更要经得起考验。要从内部的改变做起,要更加专注企业的管理改善和小创新,把成本控制好,把员工的禀赋发挥好。不要抱怨,要善于发现。
企业的未来,要靠发现。发现来自于极致的管理,极致的思考。极致的企业,有可能成为引发行业变革的小蝴蝶翅膀。
最近,我在企业发现这块有思考,看看以什么形式再跟大家分享。
05 结语
小企业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犹如每一个企业家的曾经年轻,它总有一种勃勃的生机,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
创业的美好,是因为它总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发现及创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发现是通向未来的通行证,惊喜是我们每次付出和创造的奖励。
小企业精神,就是一种发现的状态、创造的状态、激情的状态,坚韧不拔的状态,与企业规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