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五百强or五百年

2021-01-24 来源:本网
分享:

  最近密集走访了很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专注、精细、特色、新颖的中小企业,中国政府现在比较重视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德国对在某一个细分领域专注而卓越,处于领先地位的小企业称为隐形冠军。日本通产省每年有一个GNT(Global Niche Top)企业的排名,指有核心技术并全球领先的小企业。世界著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认为德国制造崛起的秘密就在于隐形冠军企业所提供的竞争力。

图片


01  宁做五百年,而不是五百强

  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张济民董事长说,企业要做五百年企业,而不是做五百强企业。企业需要扎扎实实做研发,做产品,需要有工匠精神。

  前几年觉得中国农药企业多而不强,杂乱无章的惠州银农公司好象找到了自己在产业中的位置。这几年,企业投资了七千多万元做“黑灯工厂”,整个公司生产人员比技术人员还少。企业还投资建设了一个“GLP”实验室,即可靠实验室规范,给国外的农药巨头做起药物研发。钱董的说法是,企业上市不上市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企业要做自己最擅长的,做得心应手的事情,做小而美的企业也是选择。

  大企业竞争需靠规模效应,靠市场规模、采购规模、靠资金实力等等。但是大企业一旦遭遇环境变化,船大难掉头,反而很难成为几百年的企业。靠市场规模的死于市场变化,靠资本运作的死于资金断裂。有特色的、有竞争力的小企业产品,作为供应链的前端反而是不可或缺的。

  日本有很多小企业,都是几百年的企业,几百年如一日做好自己的产品,把时间的累积做成其他企业竞争的门槛。它们无一不是走精细化、专业化的道路,用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在工艺上、在研发上、在技术上不断打磨、不断迭代创新。

  恐龙的灭绝确实是尾大不掉,变化中的环境容纳不了大而不当的巨无霸。而变化中的环境对于小企业的容纳度相对较高,船小好调头,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创新周期更短。当然,并非所有的小企业都能够在变化中的环境中获得生存机会,而是调得了头的企业,是具有学习力的企业,有创新力的企业,具有组织柔性的企业。

  做五百年与做五百强企业的基因完全不一样,关键是企业,要强化和不断进化的基因是什么。

图片


02  感谢特朗普

  我们所走访的专精特新企业,基本上都是拥有很强的研发能力的企业,最少都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能够解决国家替代进口、“补短板”和“卡脖子”的问题。

  很多企业说要感谢特朗普。企业说,如果没有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没有那么快。有些华为供应链的企业说,以前哪怕产品质量跟国外差不多的产品,华为一般都是采用外国产品。现在哪怕是产品与国外的尚有差距,华为都会花心思与企业相互配合,共同研发,共同攻关。

  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以前特别瞧不起中小企业的产品,一是中小企业产品参差不齐,难以筛选,二是担心跟中小企业有瓜葛,不敢与中小企业有太多的往来。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孤立政策,让更多企业担心国际供应链的问题,纷纷寻找国内的安全供应链,因此给了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机会。

  以前的华为为什么要大量采购国外企业的产品,除了产品可靠性,华为还是希望建立一个安全的产业生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外国政府封杀华为产品的时候,多少顾及华为的国外供应商企业。国外的商会及大企业游说政府的能力相当强,华为也需要外国商会与企业的支持。

  外国大企业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非常强,他们通过大力扶持中国的经销商进入中国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及政府所管控的机构。 它们站在背后制定规则、垄断价格、分而治之,一般而言小企业跟他们玩不起。除非关系到位且性价比真的好,否则小企业真的很难有机会。

  很多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反而成为国外大企业的供应商。因为国外的供应链关系比较简单,就是性价比,而非关系。中国的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非常复杂,并非平等关系。光是拖欠应收账款这一说就是盘剥关系。国外企业公关中国大企业,出国考察等等都是公关手段。国内小企业对于大企业的公关方式,大企业是非常忌讳的。简单说,是小企业没套路,大企业不接招。

  专精特新企业之所以感谢特朗普,实际上是特朗普政策让更多中国的中小企业有与国外企业平等竞争的机会,并逐步形成社会共识。且在疫情的环境下,国内的供应链还更加安全。

  随着大量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进入国内大企业,特别是国企的供应链,相信中国大企业的供应链也会得到优化,性价比更高,企业更有竞争力。

图片


03  五百强是顺势而为的结果

  “做五百年企业”不是企业不做大的借口,而是要成为做成五百强企业的基础,企业“做强”是企业“做大”的基础。

  稻盛和夫27岁创办京瓷公司的时候京瓷就是一家小企业。京瓷公司壮大的基因不是外延扩张,而是内涵发展,不是市场做加法,而是市场做减法,创新做加法。京瓷走的就是专精特新的发展方向,通过迭代创新,不断提高性价比,提高竞争力。当一般的小企业满足不了大企业不断“压榨式”报价的时候,京瓷却是在满足大企业要求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性价比获得更多的订单,从而实现成为“原町第一的企业,中京区第一企业,京都第一企业,日本第一的企业,世界第一企业。”

  在我们走访的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当中,很多企业是有做上市融资准备的。当下的中国政府吸取了美国“资本+硅谷”的发展模式的教训,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既没有排除“资本+技术”模式,也大力推动“资本+制造”模式,多方位支持制造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上市融资就是例证。

  但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很多原本很有潜质的制造业企业上市之后,就不满足其在制造业的发展,觉得制造业太累、太辛苦、太慢,急于利用资本市场做大企业规模。因此,不断放大金融杠杆,投资、投机一级二级市场,最后结果却是把企业作死。制造业企业的基因还是制造本身,专精特新始终是方向。一旦企业有各种各样的颠倒梦想,脱离企业的基本方向,企业基本走上作死的节奏。

  制造业企业能否做成世界五百强,不是靠资本,而是要靠创新,继续走专精特新的方向,做“五百年的企业”的精神就是专精特新的精神。是象稻盛和夫这样,把管理和技术创新做到极致而形成企业发展的蓄力和势力,企业要做创新路上永远的探索者和孤独者,没有上市的喜悦,而只有一如既往的如履薄冰和战战兢兢。企业做成“五百强企业”仅是它们不断探索、顺势而为的结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得结果,全非必然,也全非偶然。

图片


04  结语

  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阶段还不尽是德日隐形冠军企业现在的情况,中国的产业整合还没有完成,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空间还较大,还是有机会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企业。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物联网的背景下,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一步快,步步快,专精特新企业还是需要更快的融入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发展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是,还是有机会从隐形冠军脱胎成为真正的冠军。但不管如何,专精特新必须永远成为企业的精神,企业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