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了RCEP的自贸协议。
在美国大选尘埃未定、权力交接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包含美国盟友及五眼联盟的一些国家都加入了这份协议。
虽说RCEP协议的含金量不如TPP,所签订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这份协议的签订,对于促进全世界的多边合作发展,还是有相当意义的。
RCEP协议的签订,表明经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流。哪怕是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有诸多摩擦,但经济发展仍是各个国家所重视的,由此而摈弃前嫌,携手合作。
中国的崛起是给世界带来威胁的,还是机会的?中国要努力的证明自己,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虽然,在舆论和影响力上不占优势,但总努力的向全世界、向周边国家证明自己的诚心诚意,中国也不容易。
人学会隐忍,是有心理阴影的,一个国家呢?但愿中国理解为成长必须付出代价与努力。普通人更加愿意快意恩仇,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痛快是痛快,不是一个成熟国家的体现。政策的摇摆会使不确定性增加,会大大降低国家与国家之间合作的期望与信心。
RCEP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不是基于政治信任基础上的国际合作,但它在混沌时期的世界经贸关系中,提供了一定的确定性。
世界的发展,如果是存量经济,一定是零和博弈。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做增量。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
于是中国把改革开放发展中,所得到的很多资源与能力,通过转移支付、扶贫等途径,投入到生产效率比较低的农村与西部。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等。
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的巨量投入,它不是体现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利益,资本是不愿意投入的。但它却形成巨大的社会边际效应,形成新的市场和购买力。
每当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的家电就开始下乡,西部就加大开发,环境就加强治理。中国增量市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确定性的保障。
中国希望在全世界复制国内增量发展的模式,那就是一带一路。但总有人把中国的行为解读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解读为经济扩张、经济侵略。
亚洲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但它也是近代文明发展中,受到西方文明冲击、改造最为剧烈的区域。
美洲文明是被整体消灭,非洲文明被整体覆盖,相对而言,亚洲还是比较幸运。恰是如此,亚洲的经济发展给世界提供了很多新的维度,增加很多新的变量和增量,大大的丰富了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文化的多元,提供了思维的多元,可能带来经济发展的多元,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增量。远亲不如近邻,一带一路,无论如何,起点都是亚洲,路径也首先是亚洲。RCEP就是一个重要的实践。
03 对手是谁
一个国家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体制与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体制与制度限定了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剥夺了人民发展的空间,一定是一个走向衰败的国家。
过去几百年的亚洲与中国,闭关锁国与既得利益阶层对于社会财富的掠夺,对于社会资源的垄断,导致了亚洲的衰落。
四九年以后的中国不是闭关锁国,而是通过革命所取得的政权得不到外部承认。证明它不是闭环锁国,很重要的体现是它非常努力的实施国家的工业化发展策略。尽管艰难无比,但仍然砥砺前行。
它不断寻求改变、寻求任何可以促成改变的机会。需求跟苏联的合作,寻求跟美国的合作,只要有一丝丝的机会。
人是有惰性的,文化的优越性会带来惰性,制度也有惰性。改变确实带来不确定性,带来不安全感。改变和居安思危都是精英们干的事情。但精英们也会受到现实社会的诱惑和侵蚀,也会成为既得利益阶层,也会堕落。
美国的精英们因此要创造一些敌人,来激活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中国的精英们也需要一些威胁来使到他们的社会形成向心力。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他们的两面性,“敌人”的存在容易成为一种标签,而忽略了真正的敌人是自身的机制体制,不良的机制设定正在消耗社会进步的动力。
中国不是美国的对手与敌人,美国也不是中国的对手与敌人。两个国家的对手是自身社会问题解决和改善的动力所在。没有改善空间和动力的制度就是一个腐败的制度。改善的结果衡量是能否释放社会活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创造社会公平环境,因而获得执政的正当性。
没有任何事物都是永恒的,都是一成不变的。精英和君子也会堕落,人性使然。一个人忽视了他的修养,久而久之就疲了,就油腻了,就堕落了,特别是功成垂到之时。一个国家的文化与制度建设,过于稳定,就没有创新和创造的空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仅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中国过去一千多年,躺在农业文明的荣光里,消耗它所创造的文明带来的福报,因而腐朽。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是改变的势能。因而对外开放,因而创新创业。但最难改变的是如何用制度安排来保证人民的权益,满足人民生活需求。
千万不要忽视一个人身上的惰性,千万要警觉一个人身上的贪婪之性。但每个人的贪婪之性又带来了他们巨大的创造力。
敬畏之心就是如何认知什么是贪婪,什么是创造。满足人民需求,是满足他们的贪婪呢,还是满足他们的创造?
一左一右之间,中间没有明确的是是非非。《尚书》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左也人性,右也人性,是是非非,唯精英去察觉,唯君子去察觉。居安思危但不能神经病,追求理想但不离世俗。
既然没有一成不变,就要接受变化。敬畏之心,就是所作所为,不能胡作非为。受辱有福报,享福是消福,所以需要不断地砥砺前行而不忘初心。
05 结语
RCEP,永远没有一蹴而就,永远没有一成不变。而君子永恒、自强不息,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才能赢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