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国务新令不能拖欠企业应收款

2020-09-13 来源:本网
分享:

  2020年7月1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通过《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并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强力解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就此,凤凰卫视对我做了一个采访。  


01 法令出台及时,非常到位

  受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中小企业经营,雪上加霜。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确实是影响中小企业正常经营的一大痛点。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指出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主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

  跟以前的法令法规最大不同的地方,也是本法令的亮点,就是不含糊,条文规定清晰到位。

  法令明确规定,采购主体没有预算不能采购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也不能超预算采购相应货物和服务。

  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及利用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规定结算期为一个月,特殊情况不能超出两个月。

  经双方认可的,拖欠方要支付利息,没有约定具体利息的,按日万分之五计息。

  采购主体必须在每年3月份披露上一年度尚未支付的中小企业款项及合同、金额。其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

  中小企业也可以对拖欠主体行为,进行投诉。

  法令规定非常清晰、细致,对于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账款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疑是雪中送炭。


02 有力促进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内循环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空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的体现。

  中国经济有活力,是因为中小企业有发展空间。香港、台湾、日本,小企业难有发展空间,是社会已经阶层开始固化。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一大弊病。

  但中国营商环境中,大企业和小企业,甲方与乙方,关系并不平等。从企业的拖欠款项情况看,中小企业还是处于绝对的弱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款项,不是以前简单的三角债,而是一级压一级,有时候七八级。中国企业的报表,都是一大推应收债款。一旦大企业经营出现风险,中小企业欲哭无泪。

  今年,在新冠疫情和国际贸易冲突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的经营出现巨大困难。中央决定,启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战略。

  而国内市场大循环发展最大的障碍,企业的应收账款是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大企业拖欠小企业的资金,大企业也会被小企业欠款,行话是“数期”,或“帐期”。欠款成了中国企业经营的市场潜规则和生态。它的危害,是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带来风险。它成为中国市场的毒瘤,而企业都已经习以为常。这是中国市场不规范的一个体现,给中国市场带来了复杂性,给社会管理增加了成本。


03 规范的市场才是值得尊重的市场

  珠三角的很多制造业,特别是产品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他们更加愿意成为国外企业的供应商。

  外国的大企业,不仅仅不拖欠企业账款,有些为了供应链的安全,还帮助供应链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与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上海的新通联是一家从事托板生产的上市公司,是很多世界五百强的供应商。董事长曹文洁说,开始她们什么都不懂,完全是大企业一手一脚把她们带大的。从供应链的采购,到内部的管理,到人才的培育。因为她们的采购商认为,不能让新通联成为他们供应链的短板。

  中国企业的经营认知是比较重视经销商,毕竟经销商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而经营比较成熟的企业,则是非常重视它的供应链系统。通过专门的活动,表彰它的优质供应商,给供应商带来信心和荣誉。

  华为本周所召开的大会,就是华为的生态大会。开放平台,协作创新,让更多的优秀企业,成为他们的优质供应商。华为不仅仅开放市场,而且开放技术平台,开放研究平台,形成创新生态。

  当前,过去几十年的国际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逆全球化正成为新的潮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困难重重。虽然内循环启动了国内市场,但如果国内的营商环境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会严重挫伤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信心和积极性。

  相反,如果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政府部门及大企业不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对待中小企业更加平等,国内的营商环境会大大提升。大企业也尽其社会责任,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氛围,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社会发展。小企业的营商环境得到改善,会一心一意的把产品做好,大企业的供应链也会更加的安全,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也能够保证创新的可持续供给。

  一个企业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应该由其国内市场地位来决定的。从中国走向国际并形成品牌和竞争力的企业,基本都是在母国获得市场优势地位,获得利润以后形成良好的国际市场边际的。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母国市场,非常难于培育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无论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

  从另外一方面讲,一个规范、环境友好的市场,才是一个受到投资者尊重的市场。否则,哪怕有巨大的市场机遇,在投资者看来,也就是一个投机市场,存在短期投机行为。

  中国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本身具备规模效应,供应链健全。如果质量能够持续改善,创新供给持续,中国企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也会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04 企业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哪些空间

  当然,哪怕有国务院令,政府及大企业还是有其垄断地位。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优势地位的企业,还是可以通过验收、质量等等的问题,避开国务院令。大企业在与政府部门沟通上,本身也有相应的地位,在实际操作,中小企业还是弱势。所以,一个国家营商环境的建设,一定是持续努力、不断改善的过程。不可能靠一个文件,一蹴而就。

  毕竟而言,中国市场的秩序还是以政府监控为主的市场。一旦政府政策出台及执行有所偏差,就会导致市场混乱。

  营商环境的建设需要同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需要同政府从管理到服务的观念转变结合起来。需要同政府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政府不能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需要有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营商环境的建设需要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才不会挺而走险。规范化的经营环境也是营商环境重要的组成。

  营商环境的建设,服务比监管更加重要。服务企业的正常经营、规范化经营。需要提供更多规范化经营的指引和服务。需要让规范化经营的企业比不规范经营的企业更有发展空间,而非劣币驱逐良币。

  市场经济,一定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需要降低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那怕是在逆全球化的环境中,中国还更加重视市场环境的建设,更好与国际的服务及标准接轨。按市场规律办事,尊重市场、尊重企业。才能够真正的让内循环与外循环真正的流动和循环起来,有序对接。


05 结语

  关于《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国务院令,不仅是国家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舒缓中小企业困难之为,还应该成为建设国内市场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以及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开始。

  相信,中国政府会把外部的压力,转化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社会改革的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