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价值观,决定人的立场
最近听了一位知名学者的一个讲座。学者有一个观点,讲到中国四十年发展速度,是因为“低人权”带来了国家的竞争力。并因此解释,为什么现在西方民主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为什么印度发展缓慢,都是因为这些国家实现了民主化。 这位学者对于中国接下来的改革开放,持非常悲观的态度,认为中国的“双循环”不可能取得成功,认为中国会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 联想到今年以来,我收到一些信息。前阶段主要是批评中国政府三月份复工复产的政策,认为这是罔顾人命。当我后来问及美国在疫情没有得到控制时还复工生产,他们回答,因为美国是民主国家。 最近我问,为什么民主国家就可以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又暴动游行又不管控疫情的。他们回答,美国的政体是通过极端的政治运动来达到新的平衡,使社会回到中间的状态。 我再问,为什么现在美国社会、包括政党如此分裂,官员的话语越来越是极端。他们说那是选举语言。或是,特朗普是另类领导人,奇葩,不属于正常的领导人。 我发现身边总有一些人,完全的美国立场,不管中国政府怎么做,都不对。不管美国政府怎么做,都因为它们是民主国家,有他们的道理所在。 当然,多元的社会,允许不同观点和观念的存在。但不管如何,我们必须对社会和人民,心怀善念,心怀善意。正如那位学者所讲,不管如何,我们必须对我们的人民好!其实,判断一个国家政府或政策,最重要的判断依据,的确是对国家的大多数人民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国民更加健康、自由和平等的生活。
02 任正非:我们可以帮助它,但必须是善意
1994年,任正非发给新员工有一封信。信中讲到:“要关心时事,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提高自己的觉悟。但不要卷入任何政治漩涡,指点江山。公司不支持您,也不会保护您。公司坚持员工必须跟着社会潮流走。当前,要承认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否则就会陷入无政府主义。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没有稳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是不可想象的。共产党的缺点,通过整党和教育来解决。我们可以帮助它,但必须是善意。” 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陷入“对与错”两维的对立。他们会更加现实、更加立体地看待社会问题,现实的视角、历史的视角、文化的视角、民族的视角等等。他们会看到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极其不容易,他们理解人性,接受灰度,而不是非黑即白。 华为之所以有今天,跟创办人任正非个人的境界、格局有很大关系。哪怕华为遭受美国政府围剿的时刻,任正非并没有因此陷入仇恨的情绪,反而非常理解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 他并没有一味地指责美国政府,利用自己的困难处境博取同情,反而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面对困难,用更善意与包容的眼光去看待美国政府的行为。 在问及孟晚舟事件会让他对美国态度是否有变化时,任正非回答:没有,美国先进的地方一定要学习,不学习先进就不能超过先进,不能是狭隘的孤立主义。并继续强调:想国家富强就要向美国好的方面学习。不学美国,怎么繁荣富强?不要把仇恨和别人的先进混杂在一起。 在谈到美国的供应链公司时,任正非表示,“我非常感谢美国公司,这三十年来,美国公司伴随着我们公司的成长。教会了我们怎么去走路,大家知道我们绝大多数服务的公司都是美国的公司。第二,美国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厂家,给我们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今天的危机时代,真的体现了美国企业的良心。而且今天的企业也还在说服美国政府。” 善意、开放、大度地融于世界,才能使你获益最大。这是任正非对待社会、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价值观。
03 与其学会批判,不如学会建设
我觉得企业家是一个优秀的群体,对于转型期出现不同观念而对立的社会,企业家群体不是争论,而是探索。 华为面临各种封锁,不是抱怨,而是带着感恩和善意,带着更加的努力和进取,去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市场的问题、持续研究与创新问题。 中小企业,努力探索转型的方向,努力开拓新领域、新市场,努力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发展数字化经济,发展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零售与新制造。 中国的产业界,面对各种威胁,没有抱怨,没有自我放弃,而是积极寻找未来发展方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中国社会,并没有敌视美国,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更加全面地反省中国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短板及产业政策的不完善之处。更加全面地认识美国的各种优势以及建立优势的机制及文化,并且作为自身改革与开放完善的一个方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带着善意去改良,带着善意去改变,带着善意去建设,社会发展的不合理、经济发展的不合理,就会因为善意者的努力而美好。一个社会的建设者越多,就会体现一个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体现社会发展的活力。
04 结语
一个堕落的社会,是充满仇恨与破坏的社会。一个希望的社会,是充满善意和建设的社会。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