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后疫情经济观察十:台企在大陆的第三次产业转移

2020-07-12 来源:本网
分享:

  最近连续去了两趟惠州,缘于我们新近发展的几家台企会员企业。

  结合惠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构想,及台企在大健康产业方面的资源,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大健康产业应该成为台企进入大陆的第三次产业转移。这个观点主要来自于智纲智库湾区中心总裁任国刚的判断。


1 台企的前两次产业转移

  台企对大陆的第一次产业转移从九十年代开始。因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及世界产业转移因素,台湾企业陆续投资大陆,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对于东莞的投资,产业集中在以劳动密集型的衣鞋帽为主的轻工业,实际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

  台企对大陆的第二次产业转移大约在2000年前后,投资目的地主要是华东,以昆山为主。投资产业集中在电子产业,在昆山一地投资额累计超过600亿美元。

  台企对于大陆的投资多为外向型企业。这几年,随着大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发展规模受到制约。特别是去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后,台企的外贸出口生意,更不乐观。


2 三家台企转型的探索

  我们接触的几家台企中,直昌科技照明有限公司发展了花卉种植业务,目前国内有四个基地。他们公司自己研发的跳舞兰品种,常年出口荷兰。盛贸艺品(惠阳)有限公司近十年,大力发展精油、化妆品及其原料种植业,发展旅游健康产业。大欣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发展房地产。

  直昌科技简直就是一个照明灯博物馆,各种复古玻璃琳琅满目,各个年代的照明灯款式应有尽有。沈董在惠州的发展超过三十年,我问他,为什么发展花卉种植业。他说,农科和医科台湾有技术和人才的优势。

  盛贸艺品原来是做工艺品出口的,特别是琉璃工艺品。我问张董为什么发展种植及精油萃取的健康业务,他说是他的梦想。他已经着手在惠阳打造一个参观、精油体验及旅游度假基地,计划在河源连平打造一个一万八千亩的原材料种植、旅游度假基地。

  大欣公司的房地产非常强调品质。张董说,他们牺牲了两层楼的空间,让每层楼的墙体比其他房地产公司高出十五公分。他们的小区,自己要求是不要超过2.3%的容积率。他们配套的学校,短短的三年,综合排名已经达到当地第三。张董跟我们分享的对于教育和医疗事业的观点,认为教育、医疗事业,不能商业化,不能变成赚钱行业。


3 台湾企业的品质

  我们促进会也有不少台企会员,他们大多做事专注,精益求精。有比较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待人和气,温文尔雅。一帮台湾人在一起,经常会一起念《青年守则》“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仁爱为接物之本 ,信义为立业之本,和平为处世之本……”

  张健福董事长经常跟我们探讨,何为身心灵,何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何为身体、情感和使命?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不是类似于“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哲学命题吗?企业家不是在商言商吗?

  我慢慢也觉得,有信仰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企业家们在通过企业经营获得财富的同时,不断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断给自己添加新的追求和使命。

  但无论如何,人生、事业和追求不是二元对立,是统一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也必须是统一的。任国刚总裁给大欣公司的建议是:大欣卖的不是房子,大欣可能是因为解决客户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存在的,大欣是因为满足客户的健康需求而存在的……顺便提供房子。


4 大健康是一种服务

  大健康不是一种产品,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体验、一种服务、一种文化认同。台湾企业家有精益求精的品质,这就是经营企业必须有的理念。

  做产品的必须有消费场景,必须有用户界面。我们推广产品,不是自话自说,而是理解用户,洞察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创造与用户沟通的场景。

  其实,台湾的民宿和农业观光旅游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用户界面模式,是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

  惠州地球纬度与台湾相当,引进台湾植物物种没有气候上的问题。台湾在文化上,特别基于中医的健康理念趋近,沟通上没有问题。在服务方面,台湾企业有足够的顾客服务意识。

  当然,台湾企业家对于大陆市场和用户的理解,必须更加深刻。大湾区的人均产值达到2.3万美元,对于旅游、健康、娱乐有巨大需求。毗邻惠州的深圳市有两千万人口,是大陆崛起的新兴城市,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好产品、好服务配合新需求、大市场,应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台企不仅仅要关注事,把事做好,而且要关注人,特别是关注大陆的消费人群的变化。九十年代的人,对于健康又有新的理解和需求,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要了解他们出现在哪里,他们有什么需求的偏好。


5 怎么形成一个大健康产业的平台

  受疫情影响,国内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和服务需求凸现,问题是如何因地制宜,错位发展?

  惠州有一千多家台湾企业,其中也有不乏发展健康产业的。台湾的食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都很有特色,学科体系发展也非常完善。台湾把产品、体验融合在特色旅游当中,典型的种养业、制造业、旅游服务业融合的业态。

  在大陆的台企,对于大陆的市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需要洞察市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大健康服务需求,引领更多的台湾企业,投入大陆大健康市场。

  中国大陆,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在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规模的同时,也培育了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中端消费市场。台企有良好生产制造能力和品质,有很好的服务意识,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相信在大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风口。

  台湾企业,内部也需要更多资源的整合及联动,互通有无,协调发展,搭建平台,形成特有的竞争力。需要同时调动大陆智库资源,取得政府支持,获得资本投资,相信是一盘大棋,谋定而后动。


6 结语

我在与台湾企业交流中,发现台湾企业家身上很多良好的品质。虽然企业经营虽然碰到一些问题,但我仍然相信,不论是台企,还是大陆的企业,好企业和好老板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应该有更好发展空间。我内心也真心希望,大陆不仅仅是一个规模经济市场,更应该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有赖于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让更多有品质的企业,看到希望,看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