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后疫情经济观察九:基于产业发展的企业战略

2020-06-28 来源:本网
分享:
1 智纲智库

  近年来,跟王志纲老师所创办的智纲智库多有联系。王老师底蕴深厚,天地河海、山川物理、人文掌故总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天下气象,变幻莫测,但它总得有个根由。如能抽丝剥茧,或大道至简直指人心,梳理一个大致的条程一二三,既切合当下需求,又能高屋建瓴、启迪未来,这或许就是策划。

  中国的房地产不同于美国、欧洲房地产的概念。中国人的房子不仅仅是拿来住的,可能是个体安全感、成就感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社会心理。理解了历史、理解了人、理解了政府,理解了人、土地政府的关系,就理解了中国的房地产。我们就用这种视角去理解智纲智库在房地产行业策划的成就吧。

  王老师说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们的诉求就会发生变化。中国社会从物资匮乏的年代走过来,首先要解决的衣食住,住就是房地产。现在社会要发展游养娱,所以,智纲智库这几年策划的重点是旅游与旅游城市、养老产业、文化产业方面。

  当然,智纲智库服务企业的策划总体还是基于政府产业发展的企业战略与定位。就是企业的发展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更要满足政府发展产业的需求。


2 产智融府协是整合服务

  这几年我们促进会一直与智纲智库探索在制造业产业领域的合作。王老师也提出一个“产智融府协”的概念。不过,一个房地产项目,投入产出基本上能够形成闭环,能够给政府和开发企业带来即期收益。

  而制造业产业要素投入比较复杂,投入产出周期长,存在巨大的变量和风险,超出政府的管控能力。所以政府参与的方式更多是赋能,提供比较好的外部环境而已。

  而个体企业对宏观、外部环境的理解力和把控力不足,所协调的资源有限。所以,企业的战略如何建立在政府宏观的产业政策之上,有效的整合资源,推动企业发展尤为之难。几年前,王志纲老师提出“产智融府协”的概念。就是产业发展,智库赋能,金融支持,政府和政策推动、协会联动的整体协调策略。

  但过去几年,产业发展还没有进入新的结构调整周期,新要素介入产业发展条件并不成熟。而当下的产业,受去年中美贸易战和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倍受冲击,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窗口期。

  企业依靠过去的经验,不足以应对未来,需要统筹兼顾、协调资源、获取变量和新要素,重新塑造未来。我们构想创造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就是企业或产业的“产智融府协”总顾问模式。帮助企业了解产业的发展方向,理解政府的政策,梳理企业内部资源,对接外部创新资源,寻找企业发展新曲线,加速企业发展。

  总体而言,不是给企业一个现成的方案,而是赋能,跟企业一起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与新的产业生态。


3 平台赋能

  我们是希望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外部创新生态,赋能创新企业,解决大企业创新投入不足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对创新需求的平衡问题。龙头企业可以提供供应链赋能、生产赋能、市场赋能、资金赋能等方式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共同建立了创新生态,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因为北京疫情的关系,索为公司的吴鹏副总经理已经在珠三角逗留了一个多月。目前已经就索为平台的工业设计及大数据与制造业的合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利用索为工业设计平台为铝型材模具、LED灯、电动车行业提供设计服务,逐步建立行业垂直服务平台。行者认为,数字经济与工业大数据,会体现中国制造的深度、厚度和最终的竞争力。

  最近去了一趟汕头澄海区,发现一家从事专业从事精密塑料生产代工的企业。澄海区的玩具塑料企业多是小而全,规模效益不足,并由此带来了供应链、生产、管理及人才的不稳定,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正是高德斯公司的出现,集中了一批企业的产能,让生产规模化、自动化和管理精细化成为现实。高德斯公司的出现,产业出现分工,专业化的生产让更多的企业可以发挥各自专长。高德斯提供的是生产赋能。

  东莞常平一家空气压缩机企业,联合了国内一批同类型企业,共建工厂。通过联合工厂,联合企业减少了大量的管理成本,集中了采购,生产实现了自动化,规模效益明显,综合降低成本30%。最重要的是,企业所投入的研发、新型加工平台有更大规模的市场来买单。

  广东省出台了很多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中山小榄镇在产业集群发展的早期,镇政府就是通过政府的投入提供了模具设计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发展的早期公共平台投入大,但效益低,政府投入及时的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类似于高德斯这种模式,前期可能局限于制造协同,后期可以提供公共的设计平台,提供行业专利及技术服务等等。

  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应该成为政府产业基金支持的重点。


4 平台型企业

  珠三角的制造业,以中小型为主,产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三来一补”、代工生产。珠三角制造业虽然供应链配套相对成熟,但却缺乏系统的能力,基本上是“化整为零”卖出去,成为国外大生产体系的一个小环节,形成不了自己的规模效益。

  后疫情逆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企业需要形成自己的工业化体系,需要形成新的产业格局。那么产业需要新的整合,资源需要通过新的配置,结构要重新布局和优化,需要出现平台公司。

  平台公司就是赋能公司,从单个资源赋能到复合赋能,并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平台公司是基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平台。是政府产业政策的落点、是产业效率提升的载体,是产业深度发展的表现。它应该是软硬兼施、能够“化零为整”、是产业新集群的吸引子和新基础,也是产业发展新要素的供给方。

  未来政府的产业的政策,应该就是扶持这些具有平台能力的企业,发展新型的、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