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毫米,打破欧洲20年垄断。
0.1毫米,攻克航空“卡脖子”难题。
15年,一只股票见证中国制造崛起。
本周,笔者走访了广州、佛山、深圳三地,深入对话30家制造业企业,见证了中国制造正在发生的真实变革。这是基于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简称“省促进会)成立二十周年发起的系列“会长交流日”活动的收获,也是一次对制造业创新路径的新观察。
01
向上突破的创新哲学
“向上突破看到光明,向下钻研陷入黑暗。”
在广州南沙,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芬尼科技”)创始人宗毅用这句话概括了他对企业发展的核心理解。
2014年,当所有人都在观望电动汽车时,宗毅自掏腰包建充电桩,打通中国首条南北充电之路。2016年,他开着纯电动汽车环球80天。很多人说他疯了。但今天,当我们看到“董事长的房间”这个全新品牌战略时,才明白,制造业也需要远见。

芬尼科技创始人宗毅
在交流中,宗毅分享了他对产品创新与品牌升级的深刻思考。
“最好的产品,是让用户主动扔掉旧的。”就像苹果手机出现后,人们会主动扔掉旧手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功,不是车的成功,而是创造了全新物种。创新不是改良,而是创造全新需求。
“传统行业不是无路可走,创新要突破‘代差’。”“场景革命和产业协同是未来趋势。”三年前,宗毅说“电是人民币国际化之锚”;两年前,他说“中国制造的未来是系统代替产品”;今天,芬尼科技推出“董事长的房间”——为企业高管办公室提供健康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从热泵制造商升级为健康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是中国制造正从单一产品向场景化解决方案转型的真实演绎。

“做企业要向上突破,向下钻研只会陷入黑暗,向上才能看到广阔市场与更多可能。”向下钻研意味着价格战、内卷、存量竞争;向上突破则代表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增量市场。
宗毅还强调,产品不仅要讲功能,更要给客户带来情绪价值。品牌的秘密在于赋予产品超越功能的意义。这是他与传统广东制造业企业家最大的不同:他总会异想天开去尝试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并用这些实践验证他对未来的判断。
02
传承与出海的平衡艺术
“实在人投资实在企业,持有十五年是信仰。”
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简称“福田电器”)创立于1995年,主营开关插座、照明灯具、电工附件类产品,拥有10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田电器董事长梁锡强(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强哥”)接待我们时,表示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儿子接班并主理海外业务,而目前公司70%的利润来自海外市场。这让我们看到一个“传承+出海”的成功样本:一代创业者打下坚实基础,二代接班人开拓新市场,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十几年的交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强哥在生意与生活之间找到的平衡。他热爱收藏佛山陶瓷工艺大师作品,也喜欢研究股票投资。但强哥炒股的方式极具“制造业特色”。
作为用铜大户,福田电器对铜价波动极为敏感。强哥不买期货,但喜欢购买矿场资源类股票,用产业经验判别哪些资源类股票的价值被低估。“我不是在炒股,我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理解我的产业。”
强哥只买距离生活很近的股票——衣食住行医,都是民生所在。“投资要投实实在在的企业,实在人投资实在企业。”
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长期主义。“强哥,您持有一只股票最长的时间?”“十五年。”
十五年,一家企业经历了多次经济周期、接受了多次的考验,而强哥只是安静地持有。这不是炒股,是信仰,对中国制造的信仰,对长期主义的信仰。

福田电器董事长梁锡强
强哥把投资股票当作理解世界与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股市这个窗口,我理解了我所在的产业,理解了中国制造业崛起的全过程。”因此,他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充满信心,对中国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全面看多。
03
从幕墙到航空的技术突破
“办公室当展厅,把产品刻进城市天际线。”
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迈诺工业”)成立于2012年,最初从事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制造与施工。他们的作品,你一定见过: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广州塔、东南亚第一高楼马来西亚吉隆坡118大厦。
在迈诺工业总裁廖东帆的办公室,窗外是深圳的天际线。“这些高楼,几乎都是我们的作品。”他平静地说。这不是炫耀,而是一个制造业企业家的底气。

迈诺工业总裁廖东帆
2017年,迈诺工业自主研发的187毫米直径密闭钢索横空出世,一举打破欧洲企业20余年垄断,成为全球唯一能生产此类超大直径钢索的企业。
更令人振奋的是,迈诺工业近期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1230吨蒙皮拉伸机,其成型精度达到0.1毫米级。
0.1毫米,是什么概念?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但就是这0.1毫米的精度,打破了航空制造领域飞机蒙皮成型的“卡脖子”难题,让中国飞机的蒙皮成型技术,从“受制于人”到“全球首创”。
从窗外的高楼幕墙,到天空中的飞机蒙皮,迈诺工业用12年时间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跨越。从幕墙到航空,其底层逻辑始终是材料与精密制造的技术积累。截至2024年,迈诺工业已拥有30项国际专利和200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联合科研单位攻关实现产学研协同,并凭借12年持续投入的长期主义精神,铸就了今日的行业地位。
04
三大转型路径
从以上三家企业的发展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三大路径。
从产品到系统的“芬尼科技模式”:从卖热泵产品到卖健康智能系统,从功能价值到情绪价值与场景价值,从产品思维到解决方案思维,从价格竞争到品牌溢价,其核心在于向上突破、创造新需求。
从内销到出海的“福田电器模式”:从依赖国内市场到70%利润来自海外,从一代创业到二代接班开拓新市场,从短期投机到长期价值投资,从单一业务到产业与投资双轮驱动,其核心在于长期主义、全球布局。
从跟随到引领的“迈诺工业模式”:从跟随欧美技术到打破20年垄断,从单一行业深耕到跨界航空制造,从产品制造到技术攻关,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地标项目,其核心在于技术突破、跨界创新。
05
打造“中国最好的田野智库”
在这次走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经济发展环境在变,产业结构在调整,竞争格局在重塑,技术迭代在加速。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没有变,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没有变,企业间交流、学习与合作的需求没有变,对中国制造未来的信心没有变。
我们的会员企业无论是思考探索,还是实践创新,都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并处于有利的生态位置。

基于这次深度走访的收获,省促进会与广东制造创新中心共同决定,启动《破局新蓝图:田野调查与公共研究计划》。
我们将深入100家制造业企业一线,记录转型升级的真实案例,提炼可复用的成功经验;分析制造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研究产业协同的创新模式,探索技术突破的实现路径;打造制造业发展“中国最好的田野智库”,为政策制定提供一线数据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06
结语
二十年风雨兼程,我们与会员企业共同成长。
从宗毅的“向上突破”,到强哥的“十五年持有”,再到迈诺工业的“0.1毫米精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三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缩影。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传统行业不是无路可走,创新要突破“代差”;制造业不是“夕阳产业”,关键在于向上突破;中国制造不是“低端代名词”,技术突破正在发生;企业家精神不是“时代遗产”,创新永远在路上。
省促进会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制造业企业家,记录他们的创新故事;关注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产业演进规律;关注制造业企业生态,促进协同与合作;为建设制造业新生态持续努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升级
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见证中国制造的更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