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行者视角 | 企业如何正确理解研发降本

2024-12-08 来源:本网
分享:

  本文首发于《中国中小企业》11月刊,作者系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泓。


图片


  11月16日清晨,深圳宝安的一家酒店,一个没有什么大领导、大嘉宾的活动,却聚集了一千名中小企业人员,是什么话题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

  这是笔者所在单位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下称促进会)联合钟匠咨询主办的第二届研发降本峰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等近千人参与,共同探讨存量时代如何通过研发降本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01

研发降本的本质

  过去十年,促进会从精益生产开始,一直帮助中小企业做好降本增效。一大批企业通过持续降本增效获得生存空间的同时,还从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切入,逐步推进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而今天让企业趋之若鹜的降本增效新招则是研发降本。钟匠咨询的创始人钟元在分享中提到,“研发是一切浪费的源头”,要让企业改变固有思维,研发降本不是偷工减料,不是逼供应链降低利润,而是真的用科学的方法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钟元是国内一线的研发降本专家,拥有深厚的降本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提出的三维降本原创理论,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型,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逻辑思维、横向思维等思维模型,通过减法原则、功能搜索、材料选择等多种降本方法,体系化、全局化产生降本方案。

  多年前,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许理存,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看到江苏一家纺织品企业的报道。当镜头对准纺织品生产过程的拉线时,他灵光一闪:铜线是否也可以这样拉?于是,他打电话给中央电视台了解相关信息。经过考察后,他最后把纺织品拉线的工艺引入到铜线拉线工艺,大大优化了空间和工艺,节省了成本。钟元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企业降本案例,属于跨业对标学习。

  这一案例也让笔者联想到促进会一家从事家具制造的会员企业。十年前,该企业内部开始做精益管理;近年把制造业所用的精益管理知识,迁移到医院系统:他们把家具卖到医院,通过精益管理思维帮助医院做布局规划,在工作室、病房、检测室与手术室之间,合理设计,提高效率。

  还有一家企业,把制造业的精益管理引进到园区与厂房的设计服务,包括园区内部物流、电梯设计、地下空间规划等等。就此,他们提出不低于两千万的设计降本目标。

  降本,是非常多中小企业关注与在乎的刚性需求。钟元在演讲中提出,通过研发降本,每家企业每年降本10%的目标是可以相对轻松达成的。他讲到,以前企业降本的第一负责人是采购,由他们给供应商制定年降本指标。但当精益管理与自动化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供应商降本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如果还是把企业降本推给供应商,那有可能出现假冒伪劣的问题。

  而研发降本的本质,应该是又好又便宜,这也是中国制造的大逻辑。通过研发降本,可以改变传统的粗放型降本、以牺牲质量为前提的降本而形成的低质供应链现状,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02

企业研发降本的方法论

  真正的降本源头,从设计开始。钟元直接提出,研发设计决定了80%的产品成本。从产品成本产生的根源处,即研发设计,进行降本最高效。

  但对于研发降本,企业存在认知上的差异。研发部门觉得采购买贵了,采购部门觉得研发本身设计贵了。降本时,总是担心降质量,很多方案不敢采用。更多的是工程师忙着交付、任务重,没有时间去降本。也有企业工程师认为降本是额外的工作,没有积极性研发降本体系。

  传统的研发降本也有其误区:一是单凭工程师和团队的知识和经验、依靠头脑风暴和“拍脑袋”决策;二是只知道降本“三板斧”——把零部件壁厚减薄、尺寸减小、重量减轻;三是尝试过了DFX(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设计)、价值工程等之后,别无他法;四是主要是针对竞品的降本,拆解了无数个竞品,发现竞品不如自己优秀,或者大同小异,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方案。

  钟元认为这些误区的根源在于,研发降本还是没有成为企业降本的第一思维,也缺乏推动研发降本的方法论支撑。在他看来,不能只告诉工程师研发降本很重要,却又不给工程师提供好的降本方法论。钟元总结了三维降本的方法论,三个维度、十个方法,套路化体系化地产生降本方案。其中,十大降本方法包括减法原则、功能搜索、材料选择、制造工选择、紧固工艺选择、DFM(可制造性设计)、DFA(面向装配的设计)、DFC(面向成本的设计)、产品对标和规范对标等等。

  钟元认为,在促进会的制造业生态中,有很多值得跨业学习的机会。譬如,促进会有一家企业的钣金外壳结构很复杂,零部件数量四五十个。后来去了一家从事空调外机加工的钣金企业考察,发现其结构很简单,零部件只有几个,生产非常简单,值得学习借鉴。他推崇通过跨业竞品研发对标进行研发降本创新。他说,竞品对标创新借鉴空间不大,还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可能。跨业对标学习因为行业不同,产品不同,但产品本质相同,降本经验相通,知识就可以互相迁移。


图片

03

中国制造业的新空间

  当前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的产品种类不断减少,利润空间狭小,价格战激烈,这应该是企业研发降本最佳实践的窗口期。哪怕是市场趋于稳定,利润空间回升,降本依然是每家企业永恒的主题。

  笔者曾经带队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茅忠群董事长交流。茅忠群说,当行业没有出现天花板,你没有资格抱怨环境。钟元也认为,哪怕认为当下环境非常内卷,但绝大多数行业还有空间。他衡量的标准是,行业是否持续增长、是否还有新的入场者、行业有没有企业被淘汰、是否还有企业持续盈利、企业有没有裁员整合、企业的研发降本是否还有空间。

  他建议,后卷的行业可以向先卷的行业学习。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场景丰富,有大量的创新机会与空间。除了前面提到的钣金企业案例,他还分享了把服务器机箱降本经验原封不动迁移到交换机的案例。

  钟元以马斯克的创新为例,认为世界上伟大的创新、突破和发明(包括降本思路),很多都来源于不同行业知识的迁移与学习。他认为马斯克具有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式,是研发降本的大师,对于研发降本中的减法原则与跨业对标,有深刻洞察。

  工业革命以后,德国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了职业技能的双元制教育;美国为制造业发展贡献了科学管理理论,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日本为制造业发展贡献了精益生产;而中国对于制造业发展的贡献,一定是永无止境、持续永恒的创新。

  在钟元看来,促进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制造业创新生态,需要整理好其生态社群,建立服务产品,实现更有效率的链接。相信它的研发降本生态,会为珠三角乃至中国制造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