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行者视角 | 文化与生态视角的社会管理多样性

2023-09-03 来源:本网
分享:

  康德的墓志铭是:“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根植大地,仰望星空”,是我最近参加一期社会组织培训班所在小组的口号。我们小组的组名是“大地”。

  中国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参与力量,是社会管理中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最基层、最末端,与民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社会组织的工作必须接地气,才有生命力。

  在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大众对于财富与权力的追求明显高于对实现其他需求层次目标的追求。曾经一位从事公益基金会工作的朋友讲,从事公益工作,花钱其实比赚钱更难。

  公益就是一个社会的良心,社会组织的发展,就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窗口。

  从事社会组织工作,必须有初心,有责任感,有使命感,踏实地服务于服务对象。

  “根植大地,仰望星空”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是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间的一种状态,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一方面,脚踏实地,深入生活,把握现实,体现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类社会的认知,对环境的尊重。扎根大地,才能真正理解事业的本质,生活的真实。

  另一方面,探索未来,追求理想,期待将来。星空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想象力,激发对于未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探索者勇敢地追求梦想,不断向前。

  理想与梦想,支撑一个社会的未来。而追求理想与梦想者,是一个社会精英的自觉,是一种社会理想的存在。

图片

01

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社会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经济发展、法律事务、民政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技能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社会管理也涉及到不同的层面,包括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解决。它们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

  因此,社会管理需要采取统筹考虑、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注重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注重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各项措施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此外,社会管理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反馈。只有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管理共治的目标。

  社会组织就是复杂社会系统管理的一个均衡器,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大模型与小颗粒之间、政治理想与社会满意之间、现实与利益之间。

02

社会系统是社会生态一致性多样性的统一

  一个社会系统中,不同的个体、群体、组织和机构之间既存在着一致性,也存在着多样性。这种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构成了一个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致性是指社会系统中不同个体、群体、组织和机构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利益、行为准则和社会认同。这些共同的因素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和社会凝聚力,使不同的个体和组织能够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多样性则是指社会系统中不同个体、群体、组织和机构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种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身份等方面。多样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源泉,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系统的建设中,既需要一致性为社会提供稳定性和秩序,也需要多样性为社会提供活力和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协调和平衡,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前提。

03

社会管理系统多样性的体现

  系统多样性的存在提供了社会服务的空间和社会组织存在的社会刚性需求。

  社会发展过程中涉及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差异性又形成了社会管理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网络。

  社会管理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多样性。

  社会结构方面,存在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多样性。社会组织方面,存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组织。社会文化方面,存在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习俗的文化。社会制度方面,存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多种制度的形式。

  社会管理的多样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和社会信息的交流,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稳定性;可以促进社会协同和创新,提高社会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可以提高社会的包容性和公正性,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社会管理中,维护和促进多样性,鼓励和支持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社会组织的存在既是社会多样性的体现,也供给了社会多样性的服务。

图片

04

生态视角中的一致性与多样性

  多样性来自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自然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是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生态系统也是社会的有机整体,它由人类社会系统及其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而成。社会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或者更高级的生态。

  与自然生态多样性一样,社会生态系统存在社会物种和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空间分布和过程的复杂性。

  不同子系统的运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和自然选择过程,塑造了社会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生态性是系统性的基础,没有生态性就没有系统性。同时,系统性也为生态性的维护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生态性和系统性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05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系统性与一致性的理解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伤害,各种规则并行而不相违背。这是儒家思想中对于自然与社会多样性和谐共生的理解。只有充分尊重和利用多样性,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如何做到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平衡?

  《礼记》讲,“夫礼,所以制中焉。” 儒家所讲的礼是用来保持中庸的方法。礼就是适度,避免走极端。

  《左传》讲,“天下之众,一失其道,则啼笑皆非,天下之至多,一出于独。” 天下众人,一旦失去道,就会啼笑皆非,而天下最多失道的,都是出于“独”。

  对于道的理解,儒家和道家虽然源头有些不同,但在中国人文化融合的熔炉中,在社会理解中却越是趋同。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是从本源的道生而生生不息的,道既是一致性的开始,也以多样性体现。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但是万物的繁衍,社会的多样性的出现反而让大众失去对于道的存在。所以修行就是要回到道的开始,就是得“一”。

  “反者道之动”,事物都有对立两面,一阴一阳,既是对立,还是统一。阴阳学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事物的一阴一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王船山讲,“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一阴一阳,无始无终。” 只有把握这个规律和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所强调的是对于“道”和“一”的回归。笔者理解的多样性也是“道”和“一”的具体体现。

图片

06

结语

  中国文化所讲的“一”并非现代社会语境的“一致性”,它所表达的是万物来源于根本。

  笔者之所以在本文中引进传统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视角,是希望构建基于更加底层逻辑的社会系统思考。

  在具体的社会服务实践中,满足社会服务多样性需求,要理解“一”的存在,才知道服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对于社会的管理者而言,必须理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必须对社会系统心存敬畏,才能够得到根本,政策设计与出台才能有未发之中。

  当然,中国文化所承载的并非仅是它的逻辑论述,而是知行合一的内心修炼和实践过程。理解“道”的一致性,才能在具体的事物和行动中体现出工作的成效。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种政治理想的存在,也是几千年的社会实践历程,是一种知行合一心灵修炼的过程。

  把真谛留白给实践过程中体悟,这才是中国文化最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