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岭南商道

行者视角 | 王阳明天泉证道,证了什么?

2022-09-18 来源:本网
分享:

  近期,以前一同学习阳明心学的学友常来找我,让我想起以前的学习场景。不知不觉,学习阳明学,已近十年。

01 天泉证道

  阳明学最为核心的学问便是“致良知”,而阳明先生阐述致良知学问的有四句话,称“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明朝嘉靖6年,王阳明被重新启用任职察院左都御史,总督湖广等军务,目的是平叛广西思田之乱。出发前在天泉桥(据证在今绍兴市越城区阳明故居遗址碧霞池)与学生钱德洪、王畿探讨“四句教”。

  王畿认为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还不够彻底,他说道:“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王畿的意思是讲,从最根本上讲,不仅仅是心体无善无恶,意也无善无恶,知也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

  钱德洪不同意王畿的意见,他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钱德洪认为四句教没有问题,他说的“天命之性”,来自《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本体就是良知,就是道心,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各种各样的习性,所以意是有善恶的。按照佛教的语言体系就是有贪嗔痴,有业力。致良知、格物致知就是让人回复到心的本体。

  儒家的语言体系更多是讲人与社会的关系,佛家的语言体系更多是讲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佛家在表达人的心体语言体系,看似比儒家讲得更系统、全面与精准。王阳明以及他的学生在讲心体的时候,也常常点到为止,要不然就会被攻击为释老之学,毕竟当时社会的主流学问还是儒家。

  王阳明听完两个学生的对话以后讲:“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原文大家可以不看,我大略解释一下。意思是人大概分两类人,一种是利根之人,一种是非利根之人。大家读书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一些学霸,他们不用怎么去苦读,但成绩都很好,我们说他们悟性高,天资聪明,可以理解有些人生来就是有根机的。但这还不是利根的意思,利根呢,阳明先生认为,这些人心体非常通透,一点就明。更多社会大众,都不是利根的人,有习性在,所以必须实实在在做为善去恶的功夫。阳明先生认为王畿的发明可以跟利根的人讲,钱德洪的认知要跟社会大众讲,这才能覆盖所有人群,因人而异。

  孔子也把人的资质分为几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上等根性的人。“学而知之者”,学了才知道,不学他不知道,属于中等的根性吧。孔子说自己是这种根性的人,而不是“生而知之者”,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因为“好学近乎智”。


图片


02 天泉证道与知行合一

  关于“天泉证道”,在《传习录》中的“钱德洪录”有记载。我七年前曾在微信朋友圈对《传习录》有连续八十天的晨读分享,可惜原来使用的小程序软件没了,文章打不开。我今天重新分享“天泉证道”,并不是纯粹的解读,而是有新的感悟。

  昨天我去了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专注岩土、地基及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的企业。董事长倪光乐博士的办公室就挂了一个“知行合一”的字幅,他说,知行合一好难。

  我自己属于“困而学之”的人,更加体会王阳明天泉证道中的慈悲,我也更理解“困而学之”的人的心路历程。

  王阳明最后觉得前面的还是没有说透,可能经过再思考,既而说:“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

  王阳明的意思是说,致良知的提法,四句教的提法没毛病。他最后还继续强调:“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著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大致的意思是世上很少真正有利根的人,就是孔子最厉害的弟子颜回、宋朝大儒程颢都不一定是利根的人。王阳明不好说孔子,而孔子都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孔圣都这么说,那天下利根的人绝对是一个手掌数得出来的。这段话会不会是对于王畿的警言。

  应该来讲,王畿能够悟出“四无”,也是根性很高的人。但王阳明去世后,王畿并没有在天泉证道上感悟王阳明的思辨,而是继续走了自己的路线。王畿主张,必须从先天心体上立根,抓住“心里的虚明”,便是“做圣之机”。王畿认为“致良知”是未悟者的功夫,应该任心自然流行,即可脱离生死。王畿的学说中,佛学与儒学已经走得很近。黄宗羲批评说:王畿所谓“一着功夫,则未免有碍虚无之体”是近于禅;“茫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近于老,致使王守仁之学渐失其传。可惜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实学,王畿讲“无”,社会实践就缺乏了抓手。

  儒家很少讲鬼神,也不主张宗教信仰,而主张人的自我发现。但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还是属于“困而不学”的人,人如果不能自信,就只能信他,于是有了宗教救世。我们经常讲人心灵有漏,有些人就会信仰宗教,但也有些人,就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把宗教、心理学、传统文化、成功学混为一起成为鸡汤。

  “困而不学”的学,不是“学习”的“学”,应该是“觉”。喜爱学习,谈经论道,玄之又玄,看似认真,看似学问,如果没有真实践,都是“假学”,都是逃避。王畿最后的归宿,其实也没有“觉悟”,也是业力结果。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和格物致知,就是一回事,必须在实践中出真知。哪怕王畿能够感悟“虚明”,我们日常中有悟,如果没有在事上磨练,也会变成文字游戏。慧能师兄神秀是大师,是武则天都非常喜欢的佛学专家。当年代,佛经、诗歌都可以是有钱人的文字游戏,辩经、机锋、禅机都可以是激动人心的心灵发现,但它跟社会实践无涉,跟修齐治平的为人民服务无涉。

  任何修行,任何学习,都需要有对境。困境就是对境,研发难就在研发上用功,经营难就在经营上用功,管理难就在管理上用功。一般而言,如果赚钱、做事,用长板理论,就是用禀赋。但如果是做事业、修行,一定是用短板理论。禀赋带有业力,自然的结果。而修行是天行健自强不息,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味道,有“胜人者力,胜己者强”的意思。

  修正末那识,增上阿赖耶。全国最大壹心理网站平台创始人黄伟强说,人生要穿越黑暗隧道,在觉察与心灵重建中,做到“苦的止息,看到世界的真相,对万事万物的热爱。”我问他,这句话来自哪里,他说他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

  企业家知行合一,就是经历黑暗隧道穿越出来的语言,对于人性,对于自我,对于道心有很多认知。没有知行合一,他的语言体系,都是孔子的,王阳明的,释迦摩尼的,稻盛和夫的。有穿越黑暗隧道,知行合一的,语言是自己的,讲话更切境,更加容易引起共鸣,朴素、自然、真切与感人,为什么?道在他人的心中,你讲了人话。

  泰基的倪光乐博士跟我们做分享,讲的都不是技术如何,业绩如何,讲的都是跟农民打交道,跟员工打交道,跟亲人打交道的感悟。他说,以前自己想当团队的英雄,现在是创造出英雄辈出的环境。用张肇麟老师说的话:涌现,大时代人才涌现,大企业人才涌现。道在低处,弱者道之用。


图片


03 互联网的弱者思维

  黄伟强跟我讲,互联网必须有弱者思维。你能够让用户一年掏几百元在平台上,你就必须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原因掏这个钱。互联网必须有用户思维,大消费需要有用户思维。

  我参观泰基公司,管理很细致,有很多考核都有业绩导向的,有些岗位还使用末尾淘汰制。我一开始觉得,现在的企业都很少用这种方式的。但要知道,中国的建筑业发展,都是从包工头开始的,鱼龙混杂。倪博士做建筑业,首先要从懂人性开始做起。客户思维,员工思维。

  王阳明的天泉证道,我之所以讲王阳明慈悲,就是他是从两个角度讲致良知的,他对于王畿的提醒,恰恰是对于中国所有读书人的提醒,真正的道在低处,社会的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不仅是道理教育,不仅是自我发现,而是打开自己心灵世界的教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学习的重点不在利根不利根,不在“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区别,不在于上人、中人与下人的区别,重点是在“知”。

  “知”在行中觉,“知”在行中悟。“知”不在于玄之又玄的“知”,而在于破除“心物二元”而回到“心物一体”的行的过程。倪光乐说,“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破自我,破小我,就破题。破自我,有大我,良知清澈,世界明朗清净,清清楚楚,无限光明。

  企业家学习国学,信徒修行,不是学习知识,不是很多的金句和开示,而是自我觉悟、自我发现、打开自己的全过程。念头通达的企业,事业一定通达,念头通达的修行人,一定是随遇而安。

  “知”不一定局限在读书人群体,不一定在修行人群体,所有人都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生活中去感受“知”。打开自己,重构认知世界,重新建立与世界万物的新关系。一切都是欢喜。

  孔子说,有教无类,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在知行合一中,在致良知中,感受心物一体,心即理的世界。


图片


04 结语

  天泉证道,王阳明的三大发明,皆在这里。最重要的,让天下困顿的人,都有知,都致良知,都感悟世界大道的存在。所谓大贤,大儒、大师不是念多少书,多智慧,而是开启民智、民慧,而不是绑架、勒索与愚昧。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天泉证道,就是看到自己困顿中的微,看到大众困顿中的微,而心生慈悲,而热爱万物,而成就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