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风口中的中国预制菜
8月19日,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组织了一批企业家走进江门丽宫国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预制菜产业园,共同探讨预制菜的未来。
促进会的大部分会员企业是智能制造、新材料的企业,快消类的企业不多,食品中的预制菜企业更少,对于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笔者并不熟悉。但大家对预制菜的话题还是很感兴趣,参加活动的企业很多。
随着冷链配送网络的快速发展、家庭饮食新消费习惯的形成,中国预制菜市场发展快速。企业家们也担忧中国预制菜的发展有可能一哄而上,无序竞争。比如预制菜市场的增量如果是15%,但对于预制菜的投资会增加100%以上。
这里面一是政府推动,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都把预制菜列入为地方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新风口。预制菜产业链长,包括农业的种养业、工业加工、新消费,又因为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容易成为推广地方文化及特色产业的抓手,因而倍受地方政府青睐。
其次是资本会视预制菜产业投资为风口,加大对于预制菜产业的投入。资本有两种,一种是风险投资,另一种是其他社会资本。
参会的会员企业多数从事预制菜行业的生产、服务,他们普遍认为,预制菜产业概念的提出,非常及时。问题是非常缺乏对整个产业的研究,一是如何定义预制菜的产业,二是其突破口在哪里,三是如何形成品牌及规模效应等等。
从事冷链食品配送服务的广州炜洹公司郑总有点开玩笑的口吻说,“预制菜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他说饼干、快食面、算不算预制菜,类似酱油类别的佐料算不算预制菜,罐头算不算预制菜?他认为,预制菜可以是罐头2.0,就是东西买回家,经过相对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吃。罐头常温保存,所以需要高盐、高甜或加添加剂方式,做成预制菜的应用场景不多,现在有了冷链配送,预制菜使用的范围就很广。
从事生鲜牛肉进口的广东吉顿食品康德明总经理认为,预制菜目前还是以TOB为主,主要是规模效应。国内真正把预制菜做好的企业并不多,产业发育有一个过程。如果社会觉得是热点,就担心产能过剩,市场还不成熟,就进入红海阶段。一旦竞争激烈,品质有可能下降,良莠不分,会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挑战。
据很多专业的研究机构判断,中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超过一万亿元。但一万亿元规模的市场,为何产生不了一个比较大的企业。一方面是市场发育有一个过程,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产业的发展,普遍还是缺乏一些模式的研究。
中国很多快消类行业的发展是对标美国企业的,比如对标模仿麦当劳的真功夫、华莱士,对标模仿沃尔玛的大润发、永辉,对标模仿星巴克的瑞幸、太平洋等等。模仿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其好处就是不用去论证模式是否成功,其坏处就是模仿者的品牌总会受到被模仿者的诅咒,除非模仿者的某种创新足以颠覆市场对于被模仿者品牌认知。比如真功夫仅是模仿了其商业模式,在食材上就是中餐,因而就有了其市场的差异化产品供应。
讲到麦当劳,李穗平有一个观点非常好,他说汉堡包是一种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中国为什么吃围餐,就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文明需要人与人的协作。中国新疆的烤馕也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带在身上,方便出行。
所以,讲回到预制菜,它的文化根基是什么,怎么去诠释中国美食的现代消费场景,如何在此基础建立其模式、标准及品牌。一个立顿红茶,就比千千万万个中国茶叶企业的总和还大,一个麦当劳汉堡包,就可以走遍全世界。
我们在丽宫的时候,有位潮州的企业家就说,为什么丽宫的陈皮比潮州的贵这么多。我说我去意大利陶米拉小镇买了一个皮具钱包,很便宜,当地小企业制造的。等去了米兰时候,基本多是大牌,价格就好几倍以上。品牌之所以贵,它需要建构标准、系统以保证其质量,另外很重要的是要花资源去与用户沟通与互动。品牌和平台的功能就是专业机构代替用户去判别产品。
02
美国的《芯片和科学法案》
专业是需要科学研究及实践沉淀的。中国的商业系统更多是模仿先进国家的商业系统,或者按照先进国家产业分工体系来形成的,不用想的太多,做着做着慢慢就理解和熟悉。
制造体系只要有技术积累够了,厚积薄发有可能实现超越,但反而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产品品牌和标准,是很难超越的。比如中国市场的快消类品牌,从麦当劳到肯德基,从吉利刀片到宝洁,从沃尔玛到麦德龙,多是外国品牌。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棉花帝国,后来美国南部大量种植棉花,使得美国的棉花种植及加工超过英国。但英国并没有因此失去棉花贸易的话语权,主要是英国发明了很多棉花贸易的工具,如期货、融资、法律、结算、标准等等的服务,这是现代服务贸易的雏形。
二战以后的英国,虽然其势力大不如前,金融不如美国发达,制造不如德国、法国,但其仍在世界上拥有很多的话语权。主要是因为它是很多世界规则的制定者。
这几年中美博弈日显激烈,显然美国在规则、标准、系统方面比中国更有优势。最近美国政府刚刚通过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就可能会让中国有相当长时间的难受。形成这个方案的并非是美国政府的机构,而是来自于专业的技术专家,被总统拜登聘请为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的科学顾问埃里克·兰德尔。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在推进拜登的科学议程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兰德尔用五个月时间,研究过去七十五年,美国的国家竞争力产生于其引领世界的科学技术,如何在短期的芯片竞争及长期的科学技术竞争保持美国的优势,就是法案研究的出发点。
一个法案有它的原点,有它的战略方向,又有方法论,有它的落点、抓手及措施。一个产业的发展与规划,一是专家和专业,二是历史与未来,三是现实与措施。
兰德尔不是一个电子芯片专家,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顶级遗传学家,他是因为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而声名鹊起,是推进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发展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关键人物。为何由他起草《芯片和科学法案》?主要是他懂得如何做政策的顶层设计,因为科学研究,主要是经费的使用效率,这就是他成功的经验,是方法论,科学的方法论。
产业界都在关注《法案》签署以后,芯片限制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我关心的不是芯片制造本身,因为中国产业大部分的应用场景,28nm已经够用,并且中国的14nm也日趋成熟,7nm也有重大突破。我关注的是EDA软件的应用问题。江苏省提出要建设EDA研究中心,不知道是以前就有布局呢,还是针对美国的临时反应。如果是临时的反应,还是迟了。华为为了应对风险,多少年备胎了海思和鸿蒙。
我另外一个关注点是其科学法案,美国政府不仅仅是希望在高端芯片上跟中国脱钩,更是为了保证美国科学技术的领先。重点是增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商务部等机构对关键领域科技研发的投资,促进美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并禁止与中国大陆有教育合作关系的大学获得研究经费。增加对制造业拓展伙伴计划(MEP)的资助和投入,这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一项倡议,旨在提高美国制造业能力。专注于未来主导21世纪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商业化,以扩大原有的刺激竞争性研究计划(EPSCoR),促进高校的先进科学技术研究。
以电气化为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在德国和美国,以信息化为主的第三次工业发生在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后,以金融业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服务业在英国,以制造业体系为主线的在德日,而集大成者是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最大的判断是,美国的国家竞争力是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而非金融。所以,如何集国家之力,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系统。
03
既要重视系统顶层设计,又要落地
美国的一个法案,有战略导向、有顶层设计、有组织体系、有关键领域、有方法论,有抓手,有对手。不幸的是,我们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强国的竞争对手。
其实,作为对手也并不可怕,说明你有作为对手的实力。但就是在预制菜产业发展这样一个并非关系国家长远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上,我仍然看到中国在产业规划方面的滞后,无论是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都存在巨大问题。
其实,也不仅仅是预制菜这种产业,包括列入国家规划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好像也有很多的顶层设计,但总是强调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内涵是什么,大湾区有何优势,市场需要补的短板是什么?我们在珠三角,不管去了哪个地方,千篇一律的都是强调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和生命大健康,很少因地制宜与差异化的规划。时隔多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给珠三角究竟带来什么变化,如何评估,是不是它也成为一个流量词汇,一闪而过。
中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智库,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论是什么,什么才是专业化的机构,什么才是产业化的机构?美国已经把中国列为主要的对手,中国的智库担当在哪里?
预制菜这事,对于中国产业而言,也并非关系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产业。但中国美食,对于有几千年饮食文化,有着农耕文明特点饮食文化的产业,是老百姓餐桌上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也是一个大事。从产业规模上看,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国家也在全力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还是有其巨大意义。
我觉得从预制菜上,可以看到我们的顶层设计、体系建设、生态培育、重点切入的能力究竟如何。预制菜,对于美国人而言,不是一个事,是纯市场的问题,它们可能并没有作为一个产业问题来看待。没有了对标,中国自己玩,能否玩的出来?政府参与进来,是什么样的角色,千万不要把它玩成房地产的游戏,玩成补贴光伏产业的结局,扭曲了市场的供需。
而预制菜产业规划,其实不会比中国发展芯片的规划容易。因为芯片产业,一是国家重视,二是美国人已经有规划,有路线图,你跟着或是反着就可以。而预制菜,完全靠自己走路,不容易,因为产业规划的有效性、前瞻性,中国的智库建设上不如美国。要不,就让市场去玩,可能会产生出华为这种企业,最怕政策帮不了忙,还添乱。
04
后记
我今年接触了一些证券公司,一些基金公司,它们开始注重产业的前瞻性研究,我觉得产业界也应该有更多的前瞻性的研究,要发挥专业智库、行业协会的作用。上市企业,也要投入智库的研究力量。
不要迷信智库的顶层设计,不要相信走马观花的调研报告,研究需要专业判断,需要方法论,需要落地操作,更需要“田野研究”。